真當自己不可阻擋?以色列在襲擊加沙地帶、黎巴嫩和伊朗后,又對敘利亞發動空襲,還直接把總統府作為打擊目標,毫不掩飾繼續侵占領土的意圖。然而,以軍行動剛完成,以色列多地就遭遇襲擊,這說明了什么?
當地時間7月16日,以色列突然發動空襲,對敘利亞國防部、總參謀部和總統府實施打擊。敘政權領導人、已經改名艾哈邁德·沙拉的朱拉尼躲過一劫,隨后發表電視講話,譴責以色列的做法。對此,以色列毫不在意,聲稱還會實施更強力的打擊。
以色列防長卡茨還要求朱拉尼政權從蘇韋達地區撤軍,并給當地的德魯茲人所謂的“自治權”。然而在沖突過程中,德魯茲人已經在蘇韋達省升起了以色列的旗幟,想要“并入”的意愿很強烈。顯然,以色列提到的所謂“自治”,其實就是吞并。而且,本質是美軍“軍事堡壘”的以色列,已經習慣了用武力解決問題,轟炸敘利亞進一步說明了這點。可以預見,以色列還會在中東挑起更多的沖突。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襲擊伊朗時,德國總理默茨曾毫不掩飾表示:“以色列在替我們干臟活”。而早在2023年,時任敘利亞總統的巴沙爾·阿薩德就中東局勢表態,提到某些國家表面目標是卡扎菲、薩達姆和巴沙爾,真正目的是讓利比亞、伊拉克和敘利亞陷入混亂。巴沙爾這番話,言外之意就是美西方通過軍事、輿論等工具,竭力擾亂中東等地區的局勢,方便自己深度控制?,F在,巴沙爾的言論被證實了。
然而,長期處在“戰爭狀態”,給了以色列極右翼勢力很好的發展土壤,使得該國的手段也逐漸“極端化”。尤其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為了鞏固執政地位,選擇與極右翼勢力合作后,整個以色列陷入了“戰爭狂熱”中。
從進攻加沙地帶起,以色列“開疆擴土”的行動就停不下來,而他們付出的損失也越來越大。持續近2年的加沙沖突,使得以色列把征兵范圍擴大到原本不用服兵役的哈瑞迪人,揭穿了“以色列損失不大”的謊言。
對伊朗發起的“斬首”行動從戰術角度看很漂亮,但換來的是持續12天的導彈打擊。如果以色列沒有美國的全力支持,國家早已崩潰。但也正是因為以色列,美國被拖入了中東“泥潭”中,使得他們的很多戰略布局深受影響。
就在以軍襲擊敘利亞后,不到24小時,也門胡塞武裝就發射了導彈和無人機,對以色列多地實施空襲。而且,胡塞武裝的持續襲擊,已經實現了一個重大的戰略目標,那就是迫使以色列全面關閉了埃拉特港。
要知道,作為以色列在紅海的唯一港口,埃拉特港的價值非常重要,可以讓以色列繞開蘇伊士運河。隨著埃拉特港關閉,紅海也對以色列關閉了大門,這對他們的經貿打擊是巨大的。
而對以色列的情況,美國特朗普政府難以騰出精力來幫助他們。畢竟,特朗普不僅在國內面臨“愛潑斯坦案”的困擾,還要應對俄烏問題,并尋求與中國緩和關系來改善糟糕的經貿情況。
并且,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各國并沒有如他想象的一樣屈服,而是紛紛擺出了強硬姿態。特別是被特朗普視為“軟柿子”的日本、加拿大等盟友,都堅決表示不讓步。沒有美國的全力幫助,以色列的麻煩只會有增無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