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國投誠,還是免不了挨以色列的炸,炸彈落到“總統府”門口,敘利亞臨時當局才知美國靠不住。
據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15日,以色列再次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發動空襲,打擊目標包括總統府附近及多處關鍵設施,已經造成至少3人死亡。
自敘利亞變天后,臨時當局就一改此前親俄的路線,開始積極尋求跟美國改善關系,并最終在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的斡旋下,成功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沙特的時候,“覲見”了特朗普。
敘利亞前反對派領袖,現在的過渡政府領導人朱拉尼,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沙特的會見,被視為敘利亞融入遜尼派圈子,以及改換陣營,開始轉向美西方的標志,敘利亞臨時當局也把這視為獲得國際社會認可的敲門磚。
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以為背靠美國,敘利亞臨時當局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然而現在,以色列的再次襲擊,證明美國根本不靠譜,而敘利亞臨時當局的麻煩,遠未結束。
根據事情發生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說法,這次以色列對敘利亞展開空襲,是地區宗教矛盾的結果。
準確一點說,敘利亞遜尼派貝都因部落跟德魯茲教徒之間歷史矛盾很深,而德魯茲教徒,向來又跟以色列關系親密。
因此雙方之間的矛盾,引發以色列對敘利亞的空襲。
魯比奧德表態,顯然是為以色列開脫,試圖把問題歸咎于敘利亞本身的宗教矛盾。
然而,德魯茲教徒本身就跟以色列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就是以色列刻意扶持起來的代理人,也并不為過。
而敘利亞遜尼派貝都因部落,背后是整個遜尼派宗教,占敘利亞人口超過70%的信徒以及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的支持。
換句話說,這根本就不是敘利亞內部的矛盾,而是以色列跟中東伊斯蘭教之間的整體沖突,更具體一點來說,以色列擴張心理作祟之下,要搶人家遜尼派部落的地盤,損害到當地遜尼派部落的利益了,這才爆發矛盾。
而這種根植于國家利益,生存競爭的矛盾,不是隨隨便便幾句話就能掩蓋過去的。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敘利亞臨時當局不管怎么選擇自己外交路線,跟以色列之間發生沖突,幾乎都是難免的。
朱拉尼推翻了巴沙爾·阿薩德家族的統治,自己上臺執政了,以為靠美西方支持,就能坐穩位子,帶領敘利亞逐漸實現國家正常化,但他不明白的是,巴沙爾·阿薩德家族之所以選擇親俄,而不是跟更強大的北約媾和,核心原因在敘利亞跟美國,跟北約根本談不了和。
因為以色列的存在,敘利亞不管誰主政,長久來看大概率要走到跟美國、以色列對抗的道路上去,否則就會跟巴勒斯坦一樣,被蠶食領土,失去家園。
可現如今敘利亞臨時當局,就是美國扶持壯大的,又因為顛覆敘利亞前政權的事情,跟俄羅斯鬧得比較僵。
這就導致朱拉尼當局面對以色列的霸凌侵犯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被動的指望美西方國家“主持正義”,限制以色列的行動。
然而,美國要是能管住以色列,此前伊以沖突就不會爆發了。伊朗至少有數千枚彈道導彈,還有俄羅斯支持,敘利亞現在有啥呢?
從這個意義上講,敘利亞過渡政府放著陽關大道不走,非要走小路,甚至不惜愿意暗示放棄戈蘭高地,還在“東突”等問題上觸犯大國逆鱗,如今作繭自縛,回旋鏢扎到自己身上,也算是咎由自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