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車主買車后就只顧開,卻很少注意輪胎的“養護”。其實,輪胎不是裝上就能一直用到底的,它們也需要“調位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輪胎換位。
很多人會問:輪胎換位到底有啥用?是不是只有換新胎的時候才需要?多少公里換一次比較合適?今天,輪谷就來說說這個話題,希望對我的粉絲們有所幫助。(如對你有用,記得點贊,給輪谷一個反饋哦)
? 一般來說,建議每行駛8000~10000公里對調一次輪胎。當然,這不是死規定,具體還要根據你的駕駛習慣、路況和車型來判斷。
其實道理很簡單,輪胎就像鞋子,穿久了肯定磨。不同的是,汽車的四條輪胎“工作量”并不一樣:
前輪:要轉向、剎車,還承受發動機重量,壓力很大;
后輪:主要負責支撐車身,相對輕松。
特別是前輪驅動的車(絕大多數家用車),前胎幾乎承擔了大半個“活”,磨得特別快。如果一直不調換,那前輪很快就禿了,而后輪還跟新的一樣,豈不是浪費?
一般來說,大多數車主只要記住這個數字就夠了:
? 每8000~10000公里,建議對調一次輪胎。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個標準,還要看你的開車方式:
市區通勤、代步為主:推薦8000~10000公里換位;
經常高速、跑山路:推薦6000~8000公里換位;
操控激烈、急剎車多:推薦5000~7000公里換位;
年行駛里程少于5000公里:推薦看磨損情況酌情對調。
?如果你已經跑了一萬公里以上還沒換過輪胎位置,輪谷建議抓緊安排!
換位這事可不是“你來我往”那么隨意,不同類型的車,對調方式不太一樣:
前輪 → 后輪同側
后輪 → 交叉換到前輪
后輪 → 前輪同側
前輪 → 交叉換到后輪
通常采用對角線交叉方式,也就是“X型換位”,但最好查車主手冊或者問技師。
輪谷特別提醒:
如果你的輪胎是那種“定向胎”(胎面上有箭頭的),只能前后對調,不能左右交叉,不然方向錯了,會出問題。
如果自己不確定怎么調,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去正規店里讓技師操作,幾分鐘搞定,費用也不高,省心又安心。
不少人換了位置,就不管了,其實還得注意這些細節:
檢查胎壓:有些車型前后輪胎壓設置不同,換了位置要重新調;
做動平衡:對調后如果出現抖動,高速不穩,可能需要重新動平衡;
觀察是否跑偏:如果換位后方向盤不正、車輛發飄,可能需要做四輪定位;
胎壓監測系統(TPMS):部分車型換位后要重置傳感器位置。
你可能覺得:“不對調又不影響開車。”但真不是這樣!
如果長期不對調,后果是:
兩條輪胎早早磨禿,要提前換掉;
車輛行駛不穩、方向盤抖、跑偏;
噪音大、剎車距離變長、油耗上升;
甚至可能引發爆胎,影響行車安全!
說到底,這就像不刷牙,問題不會立刻爆發,但久了必出事。
?1、跑了8000公里以上?查一下輪胎,是不是該換位了;
?2、保養時順手做換位,方便省事;
?3、別自己隨便換位置,找專業技師操作更安全;
?4、留意胎壓、方向盤、行駛手感,別放過任何異常。
輪胎對調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一次幾十塊錢的小操作,能幫你省下一套新胎的錢。更關鍵的是,它直接關系到你每天上下班、出門旅行的安全感和駕駛體驗。
下次做保養時,不妨順口問一句:“師傅,我輪胎是不是該對調一下了?”
也許這一句話,就能讓你少花不少冤枉錢,車子也更耐用、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