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專利申請人習慣在權利要求中使用“內部代號”或“專屬型號”,看似高深莫測、仿佛掌握了不可外泄的獨門秘籍。但別忘了,專利制度可不是情報游戲,而是一場用“公開”換“保護”的交易。你要國家給你權利,那就得把技術說明白,講清楚,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你猜猜我是誰”的謎語陷阱。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個真實案例告訴大家:哪怕你寫得再復雜、再高級,只要公眾看不懂,技術方案不清楚,你的專利就可能被宣告無效。這不是游戲結束,這是權利歸零。本案已被載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4)》,作為權利要求不明確典型案例之一,明確強調說明書“說清楚”的基本義務。
這起案件,圍繞著兩個神秘代號——“SAM910”和“SAM900”。別小看這兩看似普通的編號,它們最后把整件專利送上了“無效”的終點線。
Part.1、兩個“神秘型號”,引發專利生死之爭
涉案專利(ZL2016102930856)的名稱是“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飛機零件拉形模具的制造方法”,由沈陽中某公司于2016年申請。權利要求中多次提到“SAM910樹脂”和“SAM900樹脂”,看似專業、工藝關鍵,實際卻疑點重重。
為什么?因為說明書中完全沒有解釋這兩個型號到底是什么。
- 是熱固性還是熱塑性?
- 是現成材料還是自研配方?
- 有哪些組分、性能參數、應用條件?
通篇說明書只字未提,仿佛默認所有人都心照不宣。但專利法不是寫給“自己人”看的,而是寫給全社會的。
于是,無效請求人歐某航空公司提出異議:寫法模糊保護,公眾無法理解到底保護了什么。
Part.2、最高法的裁判要點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的終審判決,用非常明確的話給出了三點結論:
第一,無法準確判斷,無法確定。
最高法指出,“SAM910樹脂”、“SAM900樹脂”既非公知技術術語,也未在說明書中公開技術細節,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本無法準確判斷它們指的是什么材料,是否能實施。因此,對于該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自然無法確定。
第二,市場銷售 ≠ 說明書公開。
專利權人辯稱,他們早就在市面上銷售這些型號的樹脂材料,并提交了發票、合同、協議等證據。但法院明確指出:最多只能表明該部件的來源,而并未披露該部件的結構或組分等信息,市場行為不能替代說明書的公開義務。如需享受法律保護,須在法定文本里明確。
第三,補材料,無法彌補之前缺失。
專利權人二審期間還提交了大量材料想“補課”,但最高法并不認可。理由是:這些證據一部分晚于專利申請日,另一部分則無法建立型號與技術方案之間的關聯性。結果就是——無法彌補說明書未披露的硬傷。
綜上,最高法認定:權利要求采用了說明書含義不確定的用語,導致無法確定該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依法應當宣告無效。
Part.3、實務提醒:寫型號,要解釋清楚
這類“型號模糊”問題并非個案,特別是在材料、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有些技術人員或者代理人習慣直接用內部代號、商標名、產品名來描述關鍵原材料。一方面出于“保密”考慮,另一方面也有“專業人士一看就懂”的心理預設。但專利文本不是公司年報,也不是朋友圈分享,更不是圈內人看的“行話白皮書”。
它是一份對全社會公開的法律文本,必須做到:你寫的內容,別人能理解;你說的術語,別人能實施。
如果一定要用型號或代號,那至少要把它的技術內涵在說明書中寫明白,比如:
它是由什么組成的?
有哪些典型物化參數?
在什么工藝中可以使用?
替代材料是什么?
適用范圍在哪里?
否則,一個不起眼的“型號”,就可能讓整件專利失去法律效力。
Part.4、專利不是展示玄學,而是講明技術
專利制度的本質,是一份交換協議。
發明人把技術成果公開,國家才賦予其一段時間的獨占權利。這不是誰施舍誰,而是一場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制度契約。
但契約想成立,前提得是“說得明明白白”。申請人得讓社會知道專利解決了什么問題,用了什么技術方案,別人才能遵守你的權利邊界,也才有可能尊重你的創新價值。
一旦說不清楚,寫得模糊,那就是“設局”而不是“立規”,是“搞謎語”而不是“交技術”。
所以,別再讓專利變成一場“你猜我是誰”的游戲。別在說明書里搞“神秘設定”。技術不是魔法,寫清楚才是最大的誠意。
請記住:
寫專利,不是遮掩,而是說明;
不是說“你懂的”,而是要讓所有人都能懂;
語言,不是門檻,而是橋梁;
公開,不是風險,而是最強的保護傘。
這是我們所有技術人、代理人、法務人共同的底線共識:
用清晰換尊重,用明白換保護,寫得越清楚,專利越值錢。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黃小棟
欄目支持:知識產權商業思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