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業,盡說大實話!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的遺產糾紛事件,真是越來越離譜,越來越邪乎了!
因不上市、不貸款、不辭退45歲以上員工,宗慶后去世前在商界內外就有著不錯的口碑,成為民族企業家的典范。
去世后,這位“布鞋首富”更是因與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的對比,評價和格局進一步被拔高。
可誰又能想到,宗慶后去世一年零四個月后居然塌了房。
現在已經不是宗慶后三個孩子到底能否分得遺產,宗馥莉究竟會如何去應對的問題。
而是關于他到底有幾個孩子這件事上,又有了新的曝料。
01
5個老婆7個娃,真成了娃哈哈?
根據最初各大媒體的報道,宗慶后有三個私生子。
他們分別是“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都是美國籍。
他們在香港高等法院第23號法庭上提交訴狀,將同父異母的宗馥莉告上法庭,要求凍結娃哈哈現任掌門人宗馥莉名下匯豐銀行賬戶內的18億美元資產,并追索父親遺留的各價值7億美金,總計21億美元信托基金權益。
也就是說,宗馥莉名下的資產加上宗慶后生前留下的信托基金,合起來折合340億人民幣,這三位非婚生下的子女都想納入自己的名下。
很快,孩子的母親也浮出水面,居然是1991年便加入娃哈哈,陪著宗慶后打了20多年天下的娃哈哈創始團隊核心人物,曾經的黨委書記杜建英。
這時候網上出現一種猜測,杜建英2008年便從娃哈哈離職,2010年創建上海三捷投資集團,投身股權投資、教育等多個領域。她是個女強人,在娃哈哈一直都有股份,她并不缺錢。
而杜建英并不想把事情做得那么絕,也有能力培養三個孩子。但是宗馥莉在去年父親去世后,關閉18家杜建英控股的榮泰系工廠,切斷了分紅注入信托的渠道,最終才逼得杜建英對簿公堂觸發訴訟。
關于這起訴訟的走向,還是讓子彈再飛一會。但這場由340億揭發的家族秘史,也許并不是宗慶后有三個私生子這么簡單。
首先,這三個孩子網傳的出生信息是有問題的。據一開始的多方曝料顯示,宗慶后和杜建英的三個孩子,宗繼昌出生于1989年,宗婕莉出生于1998年,宗繼盛出生于2017年。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引用了這個信息,但是經過評論區的提醒,也是越想越不對勁。
宗繼昌、宗婕莉的出生年份也許沒問題,但宗繼盛的出生年份估計是搞錯了。
杜建英出生于1966年,2017年的時候已經51歲,而此時宗慶后已經72歲,就算他倆想生,估計也是力不從心啊。
之前的媒體報道還說,這三個孩子,宗繼昌混跡華爾街金融圈,宗婕莉投身跨境電商,宗繼盛專注科技創業。
如果宗繼盛是2017年出生,今年才8歲就開始科技創業了,那可真是神童了。
所以,也許這三個孩子的事情是真,但宗繼盛的出生年份絕對搞錯了。
而根據鳳凰財經等媒體最新的報道,宗繼盛出生年份網傳有誤,目前具體年份不詳。
而且有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
在2018年宗家為宗慶后去世的父親編寫年譜,由此確認在宗馥莉之外,宗慶后還有6個孩子。
在杜建英之前,宗慶后早年還與一名員工生有一女,后母女定居美國。而網傳的2017年出生的孩子生母為另一名年輕員工,此外還有一位孩子尚未曝光。
2009年,宗慶后父親曾希望將杜建英之子宗繼昌列入家譜,但顧慮公眾形象影響未實施。
2000年前后,宗慶后與原配施幼珍(宗馥莉生母)離婚。2005年前后,與杜建英登記結婚,但后續已離婚。
宗馥莉曾以絕食的方式逼迫父親妥協。
看到這里,筆者也是懵逼了,不得不讓ds做個表幫我好好縷一縷:
以上信息整理由ai結合媒體報道及知情人士爆料生成,部分細節(如未公開子女信息)尚未經官方證實。
把這些信息梳理完,真的不得不感慨,這簡直就是一場家族倫理內斗大戲,瓊瑤都不敢這么寫啊。
當然了,這些信息真真假假、錯綜負責,都是根據媒體報道整理的,也就圖一樂。
具體是非真相,網友們只能自己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了。
假如這些都是真的,那筆者還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宗老。
這已經不是男人有錢就變壞變花心的問題了,感覺宗老的目的就是留后,多給自己留幾個后代,這多多少少和馬斯克有點像。
02
也許宗慶后活著的時候就后悔了!
在宗慶后撲朔迷離的家族圖譜背后,一場關于血緣、財富與法律的對決正在香港和杭州的同時上演。
當血緣關系進入法律領域,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因為有一個很諷刺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根據我國《民法典》第1071條,非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繼承權。
而且法律上并沒有明確規定,非婚子女不是中國籍,就沒有平等繼承權。
而三名原告已提交DNA鑒定申請及出生證明,要求確認其繼承人身份。
也就是說,一旦鑒定結果顯示這三個孩子是宗老的親生骨肉,那勢必會分得一筆遺產。具體怎么分,要看法院怎么判。
不過這件事依舊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宗馥莉提交了一份2020年宗慶后簽署的遺囑版本,明確了“本人所有境外資產均由獨女宗馥莉繼承,其他子女不得主張任何權利。”
假如三個孩子的身份和遺囑都是真的,怎么感覺宗慶后在練左右互搏。
一邊在海外留下了美國籍私生子和信托基金,一邊是立下遺囑不允許其他子女繼承境外資產,這不是自相矛盾么。
那么只有一點可以解釋得通了,早些年,宗慶后確實想給外面的孩子留下一筆遺產。
而他在晚年時反思了自己的一生,又開始后悔非婚生子這件事,最終留下遺囑,希望宗馥莉能繼承他的全部,并帶著娃哈哈繼續創造輝煌。
當然,這只是猜測,宗慶后到底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然而,不管結局如何,這件事都給宗馥莉和娃哈哈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對宗馥莉來說,她已經成為被多重枷鎖束縛的掌門人。
香港的官司,是一場持久戰,絕非短期內可以解決的事情。
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很可能會有更多負面曝出,宗馥莉到底該如何處理,對她來說是絕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宗馥莉還將被迫長期投入巨大精力應對官司,處理律師函、證據收集、出庭等繁瑣事務。
這不僅消耗著其作為企業領導者的寶貴時間與專注力,更是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壓力。
想象一下,一邊要對重大企業戰略進行決策,一邊要應對訴訟,這種撕裂感對心理承受力是是巨大的考驗,普通人說不定早就崩潰了。
更嚴峻的是軍心不穩的問題,家族內部的猜忌和不滿甚至對立情緒將被公開點燃。
而她在父親去世后建立的權威,正面臨來自內部的根本性質疑。
從輿論環境來看,無論結果如何,宗馥莉在公眾和內部認知中形象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有人覺得她是受害者,明明知道父親的事情卻只能隱忍負重,一路承擔了太多,她必須捍衛屬于自己的一切。
有人覺得她是排擠者,關閉榮泰系工廠的行為,直接導致了訴訟的發生。無論背后真實商業邏輯如何,都可能面臨各種不同角度的爭議和指責。
而對于娃哈哈,也將面臨供應鏈與合作伙伴信心動搖、管理層與軍心不穩、品牌形象與消費者信任受損以及轉型戰略受阻等多重考驗。
甚至有人開始擔心,人設崩塌、遺產糾紛都不重要。娃哈哈背后牽涉的地方國資資產和集體企業的資產流失才是最令人擔心的。
在失去這位宗慶后靈魂人物后,娃哈哈本就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而遺產糾紛就像一針催化劑,正在加速這種家族“人治”體系的崩塌。
這場風波對宗馥莉,已非簡單的遺產分配問題,而是一場關乎個人命運與企業存亡的嚴峻大考。過程的每一步,都充滿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