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檢察公益訴訟大型紀錄片《人民的利益》正式開播。該片以紀實鏡頭深入檢察公益訴訟一線,圍繞事關人民利益的熱點事件,真實記錄檢察官如何攻堅克難,推動解決公益損害中的“硬骨頭”和“老大難”問題。
《人民的利益》聚焦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婦女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等與人民利益緊密相連的熱點領域,以紀錄片形式呈現(xiàn)新時代檢察機關高質效辦案的探索與實踐。
(檢察公益訴訟大型紀錄片《人民的利益》正式開播)
為真實呈現(xiàn)辦案過程,主創(chuàng)團隊在前期調研中,與全國20余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檢察院建立聯(lián)系,跟隨一線檢察官深入討論、取證、磋商、聽證,親歷辦案全程。在深度調研近百起正在辦理或準備立案的具體案件的基礎上,團隊從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視角,精選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案例,展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冰山一角。
2024年近一年的時間,主創(chuàng)團隊分成10個小組,分赴全國各地,深扎檢察一線,與檢察官們一起工作、生活,探索如何“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此外,團隊還拜訪了有關專家學者、人大代表、志愿者等,力求跳出檢察看檢察,呈現(xiàn)公眾參與和社會共識。
紀錄片通過真實案例,直面公益訴訟的復雜性與檢察官的深刻思考。例如,在青海三江源牧民鐵絲扣勒死雪豹并嘗試出售一案中,探討了雪豹生態(tài)價值量化難題;內(nèi)蒙古通遼外嫁女維權案,則探討了75名戶籍未遷卻被剝奪征地補償款的外嫁女遭遇的性別歧視問題,以及公益訴訟介入的合理性。
(紀錄片以紀實手法呈現(xiàn)新時代檢察機關辦案的真實過程)
總導演秦博、劉躍闡釋了他們對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獨特價值的理解:“檢察公益訴訟制度蘊含著一種創(chuàng)新,有一種中國人的智慧在里面——‘先禮后兵’。它既要讓法律長出‘牙齒’,又不能用簡單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去處理現(xiàn)實中的復雜問題。這大大提高了辦案要求,時刻考驗著檢察官發(fā)問的能力。”片中捕捉了大量直面現(xiàn)實的尖銳發(fā)問,雖然答案或許并非立現(xiàn),但守護公共利益的核心信念始終堅定:唯有相信并推動法治進步,方能有效避免“公地的悲劇”、消弭性別歧視、遏制市場主體對公共利益的侵害。
導演姜濤分享了創(chuàng)作背后的深層思考:“通過具體案例的拍攝,我逐漸清晰地感受到公益訴訟的核心價值,絕不僅是懲治犯罪,更是維護弱勢群體權益的重要途徑。”他特別提到了一起個人信息受侵害案件,公益訴訟檢察官如何成為維權困難群體的“守護者”,多方協(xié)作鎖定違法者,彰顯公平正義。
姜濤還提到,為了對抗網(wǎng)絡犯罪中可能出現(xiàn)的“無感”狀態(tài),紀錄片大量運用“空鏡頭”,呈現(xiàn)河邊垂釣、孩童嬉戲、悠閑散步等日常溫暖場景。“這些質樸本真的畫面,與犯罪行為形成鮮明對比,”姜濤表示,“希望觀眾能慢下來,感知被忽視的生活美好,在虛擬與現(xiàn)實間尋回平衡。”
《人民的利益》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新聞辦公室指導,檢察日報社與上海廣播電視臺共同出品,愛奇藝聯(lián)合出品。該片于7月15日起,每周二晚22點檔在東方衛(wèi)視“新紀實”時段播出,看東方、愛奇藝、快手等平臺同步上線。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擔任該片總顧問,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新聞辦公室全程指導,確保辦案記錄的精準與規(guī)范。該片由真實傳媒秦博、劉躍工作室制作,通過衛(wèi)視頻道、互聯(lián)網(wǎng)、短視頻多平臺聯(lián)動,旨在讓公眾深入了解檢察公益訴訟的意義,增強法律意識與法治信仰。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鄭正)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