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在河南省澠池縣陳村鄉池底村的煙農劉全武正在煙田忙著清除掉下部不適用煙葉,采摘、搬運、集中掩埋……活干得干凈利索。
“現在進行的是田間不適用煙葉處理技術,處理掉的葉子都沒有烘烤價值?!币话涯ㄈツ樕系暮顾瑒⑷湫呛堑卣f,“處理掉無效煙葉,不僅能讓養分充分供給中上部煙葉,還能為后期減少幾道工序,這樣做實現了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挺劃算?!?/p>
然而,所謂的“挺劃算”,卻在煙草公司推行這項技術時,遭到劉全武不理解、不配合,用他的話說:“好賴是煙葉,賣了都是錢,處理掉,挺心疼!”
當年煙葉采烤,劉全武先喜后憂:喜的是同樣的畝數,他采回的煙葉明顯比他們多,有產量就多了賺頭!憂的是烤后煙糙片的、黑片的堆了一大堆,等到交售完煙葉,和村里的種煙戶一交流,上等煙比例也趕不上他們的高。
“我每年種煙在100畝左右,先前對不適用煙葉處理不理解、不認可,后經煙技員老侯又給我仔細算了賬,著實嚇了我一跳,這100畝能省下勞工開資達2萬元呢!”劉全武深有感觸地說。
劃算具體在哪?劉全武算了三筆賬:
效益賬。將煙株下部無烘烤價值煙葉提前處理掉,能有效改善煙田的通風采光環境,有利于中上部煙葉充分吸收光能、充分發育,積累有機物質,協調煙葉內含物成分,增加中上等煙比例。
環保賬。清理掉病殘葉、土腳葉等,可減少田間污染源,阻斷病蟲害傳播路徑,腐爛后的殘葉留在田間還會破壞土壤結構,及時將無效煙葉清除煙田,有利于保護土壤環境健康。
成本賬。通過開展田間不適用煙葉處理,可減掉后期采收這部分煙葉的運輸、鮮煙分類、編桿上炕、烘烤、分揀等工序,“減工序,降成本,就是增效呀!”劉全武說。
把“技術”做實在田頭。近年來,三門峽市煙草公司澠池縣分公司堅持煙農增收和工業需求兩輪驅動,跳出“量大論英雄”的傳統思路,不斷向“技術+管理”要質量、要特色、要效益,引導煙農走穩走實“以質取勝”的正道。
“我們積極向煙農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的宣貫,掰扯清楚‘處理’與‘不處理’的得與失,幫助煙農算清‘三筆賬’,讓‘處理’成為他們的行動自覺?!比T峽市煙草公司澠池縣分公司農藝師趙紅朝介紹,通過壓實煙技員包戶到田責任,強化技術指導,解決煙農“不會做”“做不好”的問題,以精準化指導、標準化作業,推動實現煙農種煙效益最大化。
圖為煙站人員在對煙農開展不適用煙葉處理技術指導。席新超攝
此外,三門峽市煙草公司澠池縣分公司還將不適用煙葉處理納入階段重點工作,加強實施過程的督導考核,發現問題,督促整改,確保該項工作落地更實、成效更顯。
不適用煙葉處理的標準是啥?劉全武介紹,下部葉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要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煙株現蕾前后,把下部3片葉連同2片底腳葉一起打掉,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第二次在下二棚煙葉成熟采烤時,再打掉2片煙葉,然后開始正常采收烘烤。
“標準記心上,操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說話間,劉全武指向不遠處的一片煙田,“你看,老侯剛從這里走,又到了那片田,他每天都和我們一樣在煙地!”
不遠處,頭頂遮陽帽的老侯,時而移步慢走,時而彎腰動手,彎下的是腰,更是為了有力托舉起煙農的幸福生活。
眼下,在澠池煙區,這項不適用煙葉處理技術正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煙農增收的“硬支撐”。(來源:河南省煙草公司三門峽市公司 作者:席新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