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多地持續降雨
草坪、菜地甚至小區綠化帶中
涌現大量白色野生蘑菇
其中一種菌蓋帶褐色鱗片、菌褶發青的“大青褶傘”
俗稱青褶環傘、鉛綠褶菇、綠褶菇等
有“ICU菇”之稱
是生活中常見且危險的毒蘑菇之一
也是我國引起中毒事件
最多的毒蘑菇種類之一
2025年僅上半年全國已報告多起誤食中毒案例
河南省疾控中心提醒:
此毒菇在河南廣泛分布
誤食可致器官衰竭
務必提高警惕!
別被"樸素外表"騙了!
它長這樣
大青褶傘,個體較大,菌蓋直徑5厘米~25厘米,最大可達30厘米。它的傘蓋初期是白色或淺灰色,像個小饅頭,長大后能鋪開成10厘米寬的"大帽子",傘柄白白嫩嫩,上部有“戒指狀”菌環,最顯眼的是傘蓋下面的菌褶,成熟后會變成青褐色,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圖源:河南疾控(我省近期毒蘑菇中毒現場照片)
在河南,從城市公園的草坪到農村田埂邊,從山區樹林到小區綠化帶,只要雨后濕度合適,它就可能冒出來。不少人覺得"顏色不艷的蘑菇應該無毒",甚至把它當成能吃的"草菇""平菇",這可犯了大忌!
河南人請注意:大青褶傘在省內鄭州、駐馬店、南陽等多地均有發現,多見于6月~10月,當前正處暴發期,雨后的小區綠化帶、公園草坪等處尤其多見。切記不要采、不要吃!
一口下去
肝腎可能"罷工"
大青褶傘含肝臟毒素+神經毒素+胃腸毒素,毒性可不是鬧著玩的。一般在誤食后15分鐘到3小時開始出現癥狀,剛開始可能只是覺得惡心、拉肚子,有點像普通腸胃炎,很多人會以為是"吃壞了肚子",隨便吃點藥扛過去。但這恰恰是它的"狡猾之處"——中毒后有6到12小時的"假愈期",表面看癥狀減輕了,實際上毒素正在悄悄破壞肝腎。
等過了"假愈期",惡心嘔吐會卷土重來,還會出現黃疸、少尿,嚴重的會肝衰竭、腎衰竭,哪怕送進醫院,死亡率也相當高。
這些"土方法"全不靠譜!
很多河南老鄉有采食野生蘑菇的習慣,還總結出不少"經驗",但對付大青褶傘,這些方法全不管用:
"顏色不艷的蘑菇能吃"?大青褶傘就是反例,它樸素得像家常菜,卻內含毒性。
"用大蒜、銀器共煮,變色就是有毒"?純屬謠言!這種方法連最基本的毒素都檢測不出來。
"小時候吃過類似的,肯定沒事"?蘑菇種類千差萬別,外形相似不代表品種相同,每年都有經驗主義者栽在這上面。
不慎食用后中毒
怎么辦?
① 誤食后應迅速進行催吐等自救措施;
② 及時保存未食用烹飪的菌體或拍照,毒蘑菇的樣本或圖片將有助于相關部門進行鑒定和指導救治工作;
③ 一旦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就醫并同步聯系當地疾控中心,同時向醫生詳細說明毒蘑菇的進食量和食用時間。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醫院一般采用催吐、洗胃、補液等對癥治療。
再次提醒
河南作為大青褶傘的分布區域之一
居民務必提高警惕
牢記“不采不買不吃”!
來源:河南疾控、極目新聞、四川疾控、廣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