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特朗普沒談攏的卡尼,轉身就給中國下狠手。不過,加拿大的所作所為,中方早有預料,轉頭就將加拿大最想要的東西,拱手送人,這“第一”的寶座,是該換人了。
加拿大總理卡尼最近在漢密爾頓的鋼鐵廠里搞了個大動作,宣布從7月底開始,只要是中國熔煉、澆鑄的鋼鐵產品,進口到加拿大都得多交25%的關稅,還把那些沒簽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鋼鐵進口配額縮得緊緊的。說白了,就是中國經手的鋼鐵,想進加拿大就得多掏錢。
不過這事兒說起來也有意思,卡尼之前跟特朗普那邊沒談攏,為啥轉頭非得跟中國鋼鐵過不去呢?
首先是跟著美國大哥學的。美國從今年6月起,把進口鋼鐵的關稅提到了50%,加拿大作為美國最大的鋼鐵出口國,一下子被擋在了美國市場門外。
加拿大鋼鐵生產商協會愁壞了,說對美出口跌得厲害,已經裁了快1000人,接下來還打算再裁幾千。
卡尼政府怕中國鋼鐵因為美國加稅,轉頭都跑到加拿大市場來,搶了自家產業的飯碗,趕緊出臺限制措施,說白了就是怕中國鋼鐵“占了便宜”。
再就是想給美國表忠心。最近美加貿易談判鬧得挺僵,美國還威脅要給加拿大的奶制品、木材加稅。
卡尼可能是想在談判里占點主動,就拿中國鋼鐵開刀,向美國證明“咱在貿易政策上跟你一條心”。聽說加拿大調整關稅配額時,特意把中國單獨挑出來,這明擺著就是討好美國呢。
還有國內的壓力推著他。安大略省的漢密爾頓號稱“鋼鐵之城”,以前鋼鐵產業養活上萬人,現在因為美國加稅和進口沖擊,工會會員從1.2萬掉到只剩650人。
當地省長和工會天天催政府出手,卡尼特意跑到鋼鐵廠宣布加稅,就是想給選民和產業一個交代,顯得自己在保護大家的工作。
但加拿大這操作,中國早有預料,手里早就攥著反制的“工具箱”了。
第一招就是用法律反擊。其實中國商務部去年9月就開始調查加拿大了,查了半年多,今年3月認定加拿大給中國電動汽車、鋼鐵、鋁加稅是歧視性的限制。
于是從3月20日起,中國給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餅、豌豆加了100%的關稅,豬肉、水產品加了25%。
這些可都是加拿大的拳頭農產品——加拿大約35%的豌豆都出口到中國,這稅一加,加拿大農民虧慘了。
第二招是去WTO告狀。中國明確說了要把加拿大告到世界貿易組織,說他們違反了WTO的“非歧視原則”。
有意思的是,加拿大自己也在告美國的鋼鋁關稅,這就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意思了。要是WTO判加拿大輸了,不光得取消關稅,還得賠中國企業的錢。
第三招是拓寬市場。中國鋼鐵出口又不止加拿大一個地方。2024年中國給加拿大出口了680萬噸鋼材,也就占加拿大進口的10%。
這市場沒了,咱可以轉向東南亞、非洲這些新興市場啊。像越南、韓國這些國家,本來就買不少中國鋼鐵,以后可以多往這些地方送。
另外,咱們跟“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搞基建,也能用上不少鋼鐵,正好消化產能。
第四招是逼著鋼鐵行業升級。加拿大一加稅,反而倒逼中國鋼鐵企業加大研發,多搞點高端產品。
像寶鋼、武鋼這些大廠,已經在高端汽車板、特種鋼材上有突破了。這些高端產品利潤高,對關稅沒那么敏感,就算加拿大那邊受限,靠這些產品也能打開別的市場。
說起來,加拿大這步棋打得可不咋地。本想靠加稅保護自家產業,結果先讓自家農民遭了罪——中國加稅的菜籽油、豌豆這些,都是加拿大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價格一夜跌了10%,損失不小。
而且鋼鐵產業也沒得到真正保護,加拿大鋼鐵生產商協會抱怨,政府的關稅配額只覆蓋了三分之一的進口來源,韓國、越南這些國家的鋼鐵照樣能大量進加拿大,最后受影響的只有中國。
更麻煩的是,加拿大對美國的貿易依賴太深,75%的出口都往美國送,可美國對加拿大的出口只占11%。
這種不對等的關系,讓加拿大跟美國談判時根本硬氣不起來,美國動不動就用關稅威脅,加拿大只能乖乖聽話。這次拿中國鋼鐵表忠心,其實是把自己往中美博弈的夾縫里推,反而更被動了。
說到底,加拿大對中國鋼鐵加稅,表面是護著自家產業,其實是在中美貿易里選邊站的無奈之舉。
但我們也不是好惹的,反制措施已經讓加拿大嘗到了苦頭。以后中加貿易關系能怎么走,還得看加拿大能不能認清現實,回到平等互利的軌道上來。畢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搞貿易保護主義,最后坑的還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