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時報》頭版報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竟持有一本馬耳他護照,編號1259234,有效期直至2026年。這位掌握國家軍事機密的最高防務官員,在法律上可能同時是歐洲小國馬耳他的公民。根據菲律賓憲法和法律,內閣成員擁有雙重國籍直接踩中紅線,這不僅是個人的法律危機,更是一顆對準國家心臟的安全雷管。
“黃金護照”這個名字聽著光鮮,背后卻是赤裸裸的金錢交易。馬耳他這套被歐盟唾棄的“投資入籍計劃”,標價60萬歐元(約合3960萬比索)起跳,交錢買房再捐點款,就能換本歐盟護照——連馬耳他語都不需要會說。更諷刺的是,歐盟法院去年已一錘定音,裁定這種買賣國籍的行為“將公民身份淪為商業交易”,破壞成員國互信根基。當特奧多羅這樣的高官也參與其中,問題已不僅是法律漏洞,而是直接搖撼“國家忠誠”的基石。
菲律賓《2003年國籍保留與重新取得法》(RA9225)白紙黑字寫明:擔任公職者必須宣誓放棄對外國的效忠。2015年最高法院在“Arnado案”中更確立鐵律——只要使用外國護照,即構成持續效忠他國。一邊是國防部長手握兵符,另一邊卻可能曾向馬耳他國旗宣誓,這種沖突不是文書瑕疵,而是對國家靈魂的背叛。
作為國防部長,特奧多羅經手的是最高機密軍情、對外防務協定和作戰策略。一本外國護照就是一道潛在后門,即便今天未被利用,明天也可能成為致命軟肋。在南海暗流涌動、美菲軍事捆綁加深的當口,防長身份的雙重性,讓菲律賓的國防自主成了國際笑柄。
最辛辣的諷刺在于特奧多羅的政治人設。他高調扮演對華鷹派,在東盟會場宣稱“中國必須率先無核化”,推動美日澳菲搞“單一戰區”圍堵中國,甚至污蔑中國記者是“特工”。當一個人自己腳踏兩條船,卻指責他國“威脅地區安全”,這臉打得啪啪響。
這場丑聞正燒向風雨飄搖的小馬科斯政府。國內米價突破50比索/公斤,政府被迫宣布糧食緊急狀態,還被曝篡改貧困線數據。如今防長身份丑聞,讓本就脆弱的執政聯盟雪上加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