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局勢這些年一直像暗流涌動的水面,表面平靜,底下卻藏著不小的波濤。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美日三方在東亞的軍事博弈加劇,隱身戰斗機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中國的殲-20、美國的F-22和F-35、日本的F-35,這些頂尖戰機一旦在臺海上空交鋒,誰能搶到制空權,很可能就決定了沖突的走向。那么,如果美日真的武力干涉臺海,中國需要多少殲-20才能應對它們的隱身機群呢?
臺海問題的歷史根源
1949年,國共內戰塵埃落定,國民黨退守臺灣,兩岸從此分治。臺灣海峽這條130公里寬的水域,成了東亞地緣政治里一塊繞不過去的敏感地帶。過去幾十年,臺海危機時有發生,背后總少不了外部勢力的影子。
比如1954年到1955年的第一次臺海危機,大陸炮擊金門和馬祖,美國立刻派第七艦隊過來護航,還順手和臺灣簽了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大陸向金門打了47萬發炮彈,美國送來了響尾蛇導彈和榴彈炮,幫臺灣撐住了場面。
1995到1996年,李登輝訪美惹得大陸不高興,接連發射東風-15導彈,美國又派“獨立號”和“尼米茲號”航母過來震懾。這些歷史事件告訴我們,臺海從來不是兩岸自己的事,美國一直插手其中。
1979年,美國通過所謂的《臺灣關系法》,承諾給臺灣提供防御性武器。這些年,軍售規模越來越大,從F-16V戰斗機到M1A2T坦克,再到“海馬斯”火箭系統,擺明了要幫臺灣增強自衛能力。
日本呢,雖然沒直接賣武器,但因為離得近——沖繩到臺灣才400多英里——加上跟美國的安保條約,也開始在臺海問題上摻和。它在宮古島和石垣島部署了反艦導彈和雷達站,名義上是防衛西南諸島,實際上也在盯著臺海動靜。
美日軍事力量概況
美國的空中力量在亞太地區主要靠隱身戰斗機撐場面。F-22“猛禽”是專為搶制空權設計的家伙,速度能到馬赫1.8,雷達反射截面只有0.0001平方米,裝的是AN/APG-77雷達,探測距離遠得嚇人。
這款戰機主要部署在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和關島的安德森基地,每個基地輪換的中隊大概有12到24架,總數能到50架左右。F-35“閃電II”就更靈活了,既能打空戰,也能炸地面,還能偵察,裝的是AN/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分布式孔徑系統。
美國在嘉手納也有F-35中隊,數量差不多50到100架。海軍這邊更狠,航母打擊群比如“卡爾·文森號”,每艘能帶40到50架F-35C。如果真打起來,美國可能派兩三個航母戰斗群過來,隱身戰機總數輕松破百。
日本自衛隊這幾年也在加緊升級空軍,買了大概40架F-35A,停在青森縣的三澤基地,還計劃再弄42架F-35B,把“出云”號和“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改成輕型航母。
這些F-35裝了高級傳感器和網絡戰系統,跟美軍經常搞聯合演習,像“利劍”演習,配合得挺默契。日本還在沖繩布了“愛國者”PAC-3導彈,防空網拉得挺嚴實,對中國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加起來看,美日能湊出100到150架隱身戰機,技術先進,支援系統也到位,確實是個硬骨頭。
中國空軍的處境
中國這邊,空軍在臺海的主要擔子落在了殲-20“威龍”身上。這款戰機2011年首飛,2017年正式服役,用的是WS-15發動機,推力能到18噸,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和PL-15遠程空空導彈,射程超200公里。
殲-20的雷達反射截面大概0.1平方米,算不上F-22那么隱秘,但航程有2000公里,超音速巡航也不在話下。到2025年,中國大概有200架殲-20,主要放在福建、浙江這些東南沿海的基地,每年還能造幾十架。這速度挺快,說明中國很清楚臺海制空權的重要性。
不過,中國空軍面對的不只是美日的隱身戰機,還有它們背后的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和防空系統。臺海這地方又窄又長,東西寬才130公里,南北卻有400多公里,地理條件對中國有利有弊。好處是從福建和浙江起飛,殲-20幾分鐘就能到戰場;壞處是美日如果用航母和遠程導彈壓過來,防空壓力不小。
殲-20與美日隱身機群的較量
殲-20是中國第一款隱身戰斗機,設計上借鑒了不少國際經驗,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它的隱身性能不算頂尖,雷達反射截面0.1平方米,比F-22的0.0001平方米差了一截,但比F-35的0.001平方米還算湊合。
WS-15發動機讓它能超音速巡航,速度和F-22差不多,航程2000公里也比F-35的1200公里強不少。PL-15導彈是殲-20的殺手锏,射程超200公里,配上先進雷達,能先敵開火。殲-20還裝了光電探測系統,能在復雜環境下鎖定目標。
部署上,殲-20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比如福建龍巖和浙江衢州這些基地,離臺海近,反應快。每年70架的生產速度也不慢,說明中國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把數量補上來。
美國的F-22和F-35各有分工。F-22是空戰專家,超音速巡航加上超強隱身,機動性也好,專門用來搶制空權。它的AN/APG-77雷達能同時跟蹤幾十個目標,搭配AIM-120D導彈,射程150公里,挺不好對付。
F-35就更全能了,隱身性能稍遜F-22,但傳感器融合強,能跟預警機、衛星甚至地面部隊實時共享數據。它還能帶精確制導炸彈,打地面目標很有一套。美國在亞太的F-22和F-35加起來能有100架左右,再加上航母上的F-35C,總數可能到150架。
日本的F-35A雖然只有40架,但跟美軍配合得挺好。它的傳感器和網絡戰能力跟美國版差不多,部署在三澤基地,離臺海不算太遠。日本還在計劃弄F-35B,改裝“出云”級航母,到時候也能從海上出動,對中國防空網是個新威脅。
美日的優勢不光在戰機本身,還有配套系統。E-3預警機能探測400公里外的目標,EA-18G電子戰飛機能干擾雷達和通信,“宙斯盾”艦和“愛國者”導彈還能打遠程防空。這些東西湊一塊,殲-20想突進去可不容易。
臺海這地方打空戰,地理環境影響挺大。海峽最窄才130公里,殲-20從福建起飛,幾分鐘就能到,速度快、距離近,能搶先手。但美日如果用航母從東邊壓過來,離臺灣本島500公里開外開打,殲-20就得飛出去迎敵,航程和油量得算得精細。臺灣本島的防空系統,比如“天弓”導彈和“愛國者”PAC-3,也會幫美日擋一擋,殲-20得先突破這層網。
美日這邊,F-22可能會沖在前面搶制空權,F-35跟在后面打支援,配合預警機盯著殲-20的動靜。如果航母戰斗群過來,“宙斯盾”艦還能放AIM-120導彈,遠程攔住殲-20。中國的應對辦法可能是用數量壓過去,殲-20帶上J-16和J-10,組成多層次攻擊,先把美日的預警機和航母打掉,斷了它們的眼睛和拳頭。
數量與需求的推算
美日能出動100到150架隱身戰機,中國光靠現在的200架殲-20夠不夠?不好說。軍事專家分析,殲-20在技術和經驗上跟美軍有差距,F-22和F-35的飛行員打了十幾年仗,配合也熟。臺海這地方空戰密度高,支援系統又復雜,數量不夠可能頂不住。
要打贏,至少得有均勢吧。假設美日出150架隱身戰機,中國殲-20得有300架才能一對二,靠數量補質量。加上J-16和J-10輔助,HQ-9和S-400防空導彈幫忙,能把勝算拉高點。如果美日再加碼,出動200架以上,那殲-20得奔400架去,不然制空權不好搶。
這還不算損失。空戰打起來,雙方都會掉飛機,殲-20就算性能不差,被F-22或者導彈偷襲也得栽。戰爭模擬里,雙方損失率可能到20%到30%,200架殲-20打完剩不了多少。所以,300到400架是個底線,能撐住前期,也能補得上后期。
沖突的可能走向
要是美日真干涉臺海,空戰估計是第一波重頭戲。殲-20數量夠的話,中國可能在開頭占上風,從福建和浙江起飛上百架,帶PL-15導彈突襲,把F-35編隊打散,再回頭收拾F-22。J-16和無人機跟上,盯著美日的航母和預警機打,爭取把制空權搶過來。
但每日也不是吃素的。航母戰斗群有“宙斯盾”艦護著,F-22機動性強,能反過來咬殲-20。F-35再從外圍包抄,靠數據鏈和預警機找機會。美軍打仗最擅長的就是聯合行動,空海一體,殲-20突進去可能被圍住。時間一長,戰事就膠著了,誰也占不了大便宜。
CSIS在2023年做過戰爭模擬,跑了24次劇本,大部分是美國、臺灣和日本擋住了中國常規入侵,但代價不小。美國丟了幾十艘艦船、幾百架飛機,上萬名士兵沒了;臺灣經濟直接崩盤,半導體廠全停;中國損失也不少,失敗了還可能國內不穩。就算殲-20多,也扭轉不了大局,美軍的經驗和技術太扎實。
臺海打起來,東亞肯定亂套。臺灣造了全球60%的芯片,工廠一停,手機、電腦、汽車全得跟著斷貨。日本和韓國也靠這些芯片,經濟肯定受拖累。菲律賓有美軍基地,可能被拉進來當后勤點。美日還可能拉“四方安全對話”里的澳大利亞和印度進來,圍堵中國。
網絡和太空也得打。中國和美國都有反衛星武器,偵察衛星可能先被干掉,通信也得癱一半。網絡攻擊更狠,指揮系統、電網、銀行,哪都跑不了。無人機和無人艇這些新玩意兒也會上場,但中美技術都不差,誰贏還不一定。
打到最后,雙方都得掂量代價。殲-20就算初期占優,后面補給跟不上,也得歇菜。美日丟了航母和基地,也得想想值不值。臺灣本島要是炸平了,重建都得花幾十年。模擬里,戰爭大多以停火收場,誰也沒法徹底壓倒誰。臺海問題還是老樣子,短期內沒解。
最好的路子還是別打。中國接著攢殲-20,保持威懾;美日支持臺灣,但別過火;兩岸坐下來談,慢慢磨出個和平方案。戰爭這東西,贏了也虧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