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要測”設為“星標?”,第一時間收獲最新推送
隨著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窗口期開啟,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業績備受關注。
國內4家檢測機構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近日陸續揭曉,從預告來看,行業分化態勢愈發明顯。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測檢測)、廣電計量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計量)兩大龍頭保持穩健增長。
而中國國檢測試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檢集團)則遭遇77%的凈利潤下滑,蘇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研院)凈利潤降幅78.46%-85.45%。
檢測服務行業作為產業發展的“質量守門人”,其業績波動折射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結構變化與戰略調整。
廣電計量:戰略轉型成效顯著
廣電計量的業績增長最為亮眼。業績預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9500萬至1億元,同比增長19.2%-25.5%;其中第二季度凈利潤9018萬元-9518萬元,同比增長14.9%-21.2%。
廣電計量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圖片說明:我要測網根據公司歷年半年報整理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廣電計量凈利潤增速顯著高于營收增速,反映出經營效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增強。預告中顯示公司聚焦特殊行業、新能源汽車、航空及集成電路等新興領域,科技創新類訂單快速增長,疊加精細化管理措施落地,推動凈利潤增速顯著高于營收增速。
這一成績的取得源于公司成功的戰略轉型。2023年末管理層換屆后,廣電計量將戰略重點從綜合性檢測轉向聚焦服務國家產業戰略、科技創新的偏物理類檢測業務。
積極布局低空經濟、民用航空、人工智能、深海工程、先進核能等前沿領域,培育未來發展新動能。
2025年1月,公司宣布投資3.3億元用于實驗室技術改造,其中2.9億元用于儀器設備購置,展現了轉型決心。
同時,該公司將考核重點從收入轉向利潤,推動精細化管理,2024年人均創利達5.4萬元,同比大增71%。
政策也為廣電計量帶來發展機遇。近期發布的《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將突破100項以上關鍵計量校準技術,建設10家以上制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在政策支持下,計量行業迎來戰略發展新機遇。
華測檢測:國際化戰略驅動穩健增長
作為國內檢測行業的領頭羊,華測檢測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符合市場預期的答卷。根據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63億至4.71億元,同比增長6.06%-7.80%;扣非凈利潤4.36億至4.43億元,增速達8.13%-10.01%。
華測檢測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基礎上,華測檢測2025年第二季度仍實現歸母凈利潤7.5%-10%的增長,展現了其經營韌性和管理優勢。
該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管理層保持戰略定力,聚焦戰略目標和方向,在穩固經營基本盤的基礎上,深化客戶導向,創新發展,第二季度克服了上年同期高基數壓力。此外,公司深度推進精益管理實踐,積極探索 AI、數字化、自動化提升運營效率,多措并舉提質增效。同時,戰略并購和國際化擴張,也為華測未來發展注入長期增長動力。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半年度凈利潤的影響額約為2750萬元,上年同期為3378.42萬元。
(圖片說明:我要測網根據公司歷年半年報整理制作)
華測檢測2024年營收60.84億元,五大業務板塊業務呈現不同發展態勢:生命科學板塊表現亮眼,2024年營收28.41億元,同比增長13.75%;工業測試板塊營收12.04億元,增長10.32%;消費品測試營收9.88億元,微增0.88%,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拓展;醫藥及醫學服務受外部環境影響短期承壓。
2025年上半年醫藥檢測領域訂單獲取良好,醫療器械領域完成全品類檢測能力建設,板塊進入復蘇通道。
華測檢測的戰略并購和國際化布局值得關注。 2025年5月,全資收購澳實分析檢測,深化地球化學檢測。2025年7月,公司宣布擬收購南非領先的TICT服務提供商Safety SA,預計第四季度完成交割。通過并購加速覆蓋歐美、非洲市場,堅定地走全球化綜合布局,打開長期成長空間。
在子公司經營改善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德國易馬(汽車檢測領域),除德國本土市場外,其全球業務推進順利,新增業務涵蓋國內車企測試驗證服務及外貿零部件配套服務。蔚思博(半導體檢測領域)目前已進入穩健回報階段,后續計劃實施適度擴產。
國檢集團:傳統業務承壓明顯
國檢集團的業績預告則傳遞出不同信號。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僅596.54萬元,同比下降77.36%;扣非凈利潤更是虧損1711.17萬元,同比減少223.11%。
(圖片說明:我要測網根據公司歷年半年報整理制作)
公司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傳統業務板塊上下游景氣度差,相關檢測業務需求下降、價格下滑,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面對困境,國檢集團正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加大市場開拓和內部協同力度,通過“雙增雙降”和資產質量提升等措施推行精益化管理,努力提升市場占有率和業務競爭力。
2025年一季度,國檢集團實現收入4.93億元,歸母凈利潤-3056萬元。
國檢集團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6.17億元,同比下降1.63%;歸屬凈利潤為2.04億元,同比下降20.79%。
公司檢驗檢測業務2024年實現收入18.67億元,同比增長3.13%;檢測儀器及智能制造業務2024年實現收入3.88億元,同比降低19.66%;計量校準業務2024年實現收入6259.01萬元,同比增長6.53%;科研及技術服務業務:2024年實現收入18655.6萬元,同比降低6.95%。
建研院:業績折射行業共性困局,凈利縮水超80%
建研院成為業績滑坡最嚴峻,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290萬至440萬元,同比劇降76.73%-84.66%;扣非凈利潤250萬-370萬元,降幅78.46%-85.45%。
(圖片說明:我要測網根據公司歷年半年報整理制作)
據公告,公司業績變動原因為, 報告期內,同比市場需求下降以及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營業收入同比有一定下降,造成了經營業績同比減少。
戰略卡位、政策紅利、管理改革正重構檢測行業增長邏輯
四家檢測機構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揭示了行業發展的三大關鍵趨勢:
戰略方向分化決定增長質量。華測檢測通過國際化擴張打開新市場空間,廣電計量聚焦科技創新領域獲得政策紅利,兩家公司均實現穩健增長。而國檢集團受困于傳統檢測業務的市場萎縮,業績大幅下滑。
政策驅動效應顯著增強。國家近期連續出臺計量領域重磅政策,明確提出到2027年突破100項以上關鍵計量校準技術,培育50家以上儀器儀表優質企業,建設10家以上制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提前布局這些領域的檢測企業占據先發優勢。
管理效率成為核心競爭力。廣電計量通過將考核重點轉向利潤導向,推動精細化管理,實現人均創利大幅提升;華測檢測則通過深化精益管理實踐,積極探索AI、數字化、自動化提升運營效率。這些管理創新成為支撐業績增長的重要內因。
檢測服務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經歷重構,傳統檢測業務模式在缺乏創新賦能的情況下舉步維艱。
未來檢測行業的發展將更加依賴于技術創新能力、精細化管理水平和戰略布局前瞻性三大要素。龍頭企業通過戰略并購和技術投入構建的護城河將進一步擴大其競爭優勢,而轉型遲緩的企業可能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
隨著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檢測服務機構的技術儲備與戰略眼光將決定其未來高度。那些提前布局新興產業檢測能力、持續投入技術研發、不斷優化管理模式的企業,正在這場產業升級浪潮中贏得先機。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 轉載:須本號授權,有需要可后臺聯系小編
| 投稿: zhangshb@woyaoce.cn
| 來源:我要測網
| 責編 :不晚
| 關注我要測公眾號,添加我要測小助手“測老哥”(celaoge1019)
| 備注“學習”進入檢測員知識共享群
| 備注“行業”進入檢驗檢測行業新聞分享群
| 備注“食品”進入食品領域行業分享群
| 備注“認證”進入認證領域行業分享群
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和優秀同仁們近距離交流,快來關注吧!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