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只毛茸茸的小玩偶火遍全球,成了當之無愧的頂流。從傳統視角看,這個玩偶似乎打破了大眾對 “中國 IP” 的固有認知,它既沒有龍鳳紋樣,也沒有水墨丹青的東方美學,反而是長著獠牙、圓眼和雜亂毛發的 “小怪物” 模樣。這只 “小怪物”,就是 Labubu。
Labubu 是 The Monsters 精靈天團的角色,由泡泡瑪特簽約藝術家龍家升創作。它有 9 顆牙齒和直立的尖耳朵,笑起來會露出一排尖尖的牙齒,身高與貓貓差不多大小。它居住在森林里,性格調皮又樂觀,雖然外表看似邪惡調皮且鬼鬼祟祟,但其心地善良有愛。在 TikTok 上,Labubu 話題播放量已達 60 億次。
Labubu 誕生于 2015 年,最初出現在龍家升的繪本《神秘的布卡》中,是一個森林精靈形象。其九顆尖牙、歪斜笑容與超長獠耳的設計,帶有北歐傳說中 “暗黑精靈” 的危險特質,突破了傳統玩偶的甜美框架。泡泡瑪特于 2016 年推出了包括 LABUBU 在內的 “The Monster” 精靈天團迷你盒裝系列。在很長一段時間里,Labubu 都不溫不火,直到 2024 年開始,熱度陡然躥升。
真正讓 Labubu 火遍全球的,是它對當代年輕人情緒的精準捕捉。在視覺飽和的潮玩市場中,Labubu 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徑:它拒絕 “討喜”,反而以一種古怪、可愛的反差感,彰顯獨立、反叛的情緒色彩。這種審美上的 “叛逆”,恰好切中了 Z 世代對 “個性化表達” 的渴望。
從藝術審美的角度看,Labubu 這類潮玩和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品不太一樣。我們一般認為,藝術品應該是真善美的化身,給人帶來美感。例如廣告設計界有著名的 “3B” 原則,喜歡運用 Beauty (美女)、Beast (動物) 和 Baby (嬰兒) 等元素,因為它們讓人聯想到可愛、純真、唯美、自然,最容易引發審美愉悅,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和喜歡。然而 Labubu 從外形來看,滿嘴的獠牙、大得夸張的嘴巴,不好看,不純真,跟傳統審美格格不入,因此有人 “欣賞不來”。但愛不釋手者也不在少數,覺得它有著又兇又拽又調皮可愛的 “反差萌”,頗具標新立異的 “個性”。這不禁讓人想起前些年也風靡一時的 “蒙奇奇”,以 “小眼睛”“黑皮膚”“麻子臉” 出現在大眾面前,全然不是我們慣常認為可愛的大眼睛、白皮膚形象。想不到喜歡它的,也大有人在,認為它呆呆萌萌,惹人憐愛。
在 Labubu 的消費者中,65% 將 “情緒價值” 列為購買的首要原因。情感,成為潮流藝術消費的核心訴求。年輕觀眾并非分辨不出美丑。他們既能擁抱經典藝術,也期許在藝術中得到心靈的撫摸和治愈,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打破傳統、追求個性、表達情感、釋放壓力的途徑。這些都是藝術契合現代人情感表達的鮮活案例。
LABUBU 的爆火,是一場關于設計、營銷、文化融合與消費心理的多重勝利。但對于眾多的潮流藝術而言,一時的走紅不難,難的是長盛不衰。此前,有許多潮流藝術也曾風靡一時,可到最后大多都逃不過被淘汰、被遺忘的命運。Labubu 要想避免這樣的結局,僅靠新奇的外形和一時的話題熱度遠遠不夠,還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思想底蘊作為支撐。唯有如此,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與審美潮流中,始終占據一席之地,延續其藝術生命力 。
#Labubu##龍家升作品##怪誕潮玩##反差萌玩偶##60 億播放量潮玩##潮流藝術 I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