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
南昌日報報道
2025年“一帶一路”記者組織論壇主題采風活動
走進南昌高新區
晶能光電、艾溪湖濕地公園等地
快來看看吧!
正文如下:
參觀南昌高新區晶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7月15日,“一帶一路”記者組織論壇主題采風活動進入第二天。來自多國的外媒嘉賓先后探訪南昌市規劃展示中心、江西省博物館、南昌高新區晶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和艾溪湖濕地公園,從歷史文化、城市建設、科技創新、生態保護等多維度,全方位感知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古今交融里的城市密碼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痹谀喜幸巹澱故局行牡幕芋w驗區,來自阿根廷的外媒嘉賓費爾南多·卡斯特羅對著屏幕吟誦起《滕王閣序》里的名句。通過AR技術,他的影像化身為“洋王勃”,與虛擬場景中的滕王閣相映成趣。“一秒穿越千年,這種體驗太奇妙了!”卡斯特羅說,科技讓古老的文化有了新的表達。
漫步展示中心,巨大的動態沙盤上,贛江穿城而過,滕王閣與摩天大樓交相輝映,直觀呈現南昌從歷史古城到現代都市的變遷。嘉賓們指尖輕觸互動屏幕,城市路網的擴張、生態綠地的延伸、產業園區的崛起便在光影中流轉。
青銅器的紋飾訴說著商周的禮樂,青花瓷的釉色暈染著宋元的雅致。在江西省博物館的展廳里,外媒嘉賓們沿著“贛鄱千年”展線緩緩前行,在文物的靜默敘事中,觸摸長江文明的脈動。
“這些瓷器的工藝精度,即便放在今天也令人嘆服?!碧沾绅^內,阿曼記者協會南巴提奈省負責人阿卜杜拉·盧瓦西凝視著一件宋代吉州窯黑釉盞。他注意到,從古樸的青瓷到絢麗的彩瓷,展品既延續著傳統技藝,又融入了不同時代的審美創新。“這就是文明的生命力——在傳承中不斷生長?!?/p>
科技創新的“南昌力量”
“戴上這個頭盔,騎行時能導航、接電話,還能語音交互。”在南昌高新區晶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外媒嘉賓們饒有興致地體驗著一款“外賣員頭盔”。這款搭載了公司自主研發半導體光電器件的頭盔,通過智能光影技術實現多重功能,讓現場記者們嘖嘖稱奇。
在晶能光電的展廳,外媒嘉賓詳細了解了硅襯底LED技術這項“中國智造”如何憑借自主創新的核心優勢走向全球市場,為世界帶去更綠色的照明方案。圍繞科技創新主題,嘉賓們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墨西哥頭版俱樂部主席維吉里奧·阿德里安·阿里亞斯兼具媒體人與經濟學家身份,曾撰寫研究中國科技發展的論文?!爸袊湍鞲缬颜x源遠流長,希望南昌能與墨西哥在農產品生產、科技、教育、醫療等領域加強交流?!彼寡裕裉斓膮⒂^讓他切身感受到了中國在國際經濟發展中的擔當。
人與自然的和諧畫卷
“快看,它們過來了!”艾溪湖濕地森林公園的天鵝湖畔,外媒嘉賓們化身“臨時飼養員”,手持飼料吸引天鵝,水中錦鯉自在游弋。
阿根廷《關鍵中國》門戶網站新聞總監莉迪亞·伊爾瑪·法卡萊蹲下身,用手機記錄下天鵝展翅的瞬間。沿著木棧道漫步,綠樹倒映湖水之中,遠處的高樓與近處的濕地相映成趣。“保護與發展不是對立的,南昌的實踐給出了答案?!卑<皣忻襟w管理委員會記者加馬爾·埃爾賽得感慨,這種“讓城市融入自然”的理念,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借鑒。
從規劃展示中心的古今交融到晶能光電的前沿科技,從博物館的文物史詩到艾溪湖的生態畫卷,南昌的一天采風之旅,讓外媒嘉賓們看到了一個立體的中國——這里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有蓬勃的創新活力,更有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追求。
來源:綜合《南昌日報》
編輯:周袤
審核:劉心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