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魚雖然難釣,但是不能否認夏季是比較適合守釣大魚的。雖然夏季和冬季的魚都難釣,但是魚情有本質上的不同。冬季屬于氣溫低,魚的活動受限,從而導致進食量變少。夏季高溫,魚的體力極為充沛,屬于想吃沒得吃的情況,因為食物豐富的淺水區域高溫還強光,大魚只能在全天較短的時間段內進入淺水覓食。要是天氣得當,夏季的魚其實并不難釣,因為夏季天氣不好時,魚幾乎每天都吃不飽。釣大魚講究想要魚上岸,要拿糧食換,所以非常注重聚魚。
一、窩料類型
夏季釣大魚有這樣的一個規律,底層魚類喜涼,不下雨的話只能釣早晚。中上層魚類不怎么怕熱,白天也是能釣到的。底層魚類跟中上層魚類在窩料的味型上、狀態上是完全不同的。釣底層魚類,建議略微發酵,因為高水溫條件下食物很容易發酵,產生一點味道就會被魚發現,魚類的嗅覺遠比人類發達。一般來說建議做成微酸略帶酒香的味型,再根據水流情況、雜魚情況做好粗細搭配。因為粉狀的東西招小魚,但是利于發窩。塊狀、粗顆粒的東西利于留魚,但是發窩明顯會慢一些。
釣浮的窩料就完全不同,在夏季釣浮針對的主要是草魚、鰱鳙或者翹嘴、白條等小魚。雖然釣草魚夏季比較建議釣浮,但是一般來說谷物制作的窩料是不能打浮窩的,一般都是打底窩,釣底的時候兼顧釣草魚。鰱鳙就不同了,夏季釣鰱鳙只能釣浮,窩料一定要確保懸浮在半水較長的時間,所以一般都是使用比重小的東西,細麩皮炒一炒、玉米粉、米糠,加點發酵的韭菜汁、大蒜蓉、白醋、臭豆腐等等東西就可以了。還可以加點增白粉,打窩之后霧蒙蒙一片。其實比較建議做點釣鰱鳙的窩料,因為要是使用商品餌抽窩,那成本有些高了,經常一大盆下去還沒動靜。
二、釣底
釣底打窩有這樣幾個基本規律,適用于春夏秋三季。第一是重窩,這是因為大魚的數量怎么都是稀少的,并且大魚的進食跟雜魚不同,都是更加謹慎的。所以打窩之后大魚進窩會非常慢,只有重窩才能確保持久的聚魚能力。第二是不建議頻繁補窩,尤其是沒口就扔幾團窩料下去,這是非常不可取的。重窩的原因不光是持久聚魚,更重要的是大魚都非常謹慎,補窩的動靜往往比較大,會讓窩點附近的大魚受到驚嚇。這么說吧,要是周圍有釣友沉不住氣,沒口就打窩,最好離得遠遠的。第三要注意落點,窩料區要在餌料區的后方,確保大魚從深水過來是先碰到餌料,否則海枯石爛大魚也吃不到餌料,還以為根本沒魚。
三、釣浮
釣鰱鳙發窩就不多介紹了,一般來說氣溫高要釣淺水層,窩料中少加面粉。需要釣深水層時,面粉可以稍稍多一丟丟,讓窩料在較深的水層炸開。釣草魚其實是可以打半水窩的,而且方法非常多。不同的方法主要針對垂釣的水層不同,因為草魚跟鰱鳙類似,氣溫高的時候活動水層比較淺,涼爽的話活動水層比較深。那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草魚、鰱鳙對溶氧的需求比較高,高水溫意味著深水缺氧,所以會在淺水層活動。割點草,撒到合適的位置,這樣就成了浮窩,釣的時候釣水皮下面半米左右的深度。割點草用細繩綁起來,留好繩子長度綁上磚頭,這樣就成了半水窩,釣的時候也是釣窩料區下方一些的水層。
要是雨天、風大,草魚會在離底的水層活動,那就割點草綁上磚頭,“種”到水里,這樣就離底了。最后要注意,嫩草、蘆葦效果雖然不錯,換上韭菜、香芹、香菜,效果讓人更加意外。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