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文化部長輕描淡寫地把1998年排華動亂稱為 “小事”,并下令從歷史教科書中刪除所有相關內容,印尼開始效仿日本,犯了歷史失憶癥。這場被刻意淡化的悲劇,絕不是 “小事”,而是刻在華人記憶里的傷痛,更是印尼現代史上無法回避的道德污點。
1998 年 5 月,印尼雅加達、梭羅、棉蘭等多個城市爆發針對華人的大規模暴力事件。至少 1200 人遇難,90%以上是華人。超過1000家華人商鋪、工廠被燒毀或搶劫,直接經濟損失高達 10 億美元。更令人發指的是,有200名華人婦女遭受了非人道侵害。
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家庭的破碎。這不是自發的騷亂,而是帶有種族清洗特征的有組織暴力。印尼政府刪除教科書內容的 “用意”,本質上是對歷史責任的逃避,更是對族群矛盾的 “鴕鳥式處理”。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島國家,由300多個民族構成,華人雖只占總人口的 3% 左右,卻長期掌控著印尼60% 以上的私營經濟。這種 “經濟占比與人口占比” 的失衡,成了族群矛盾的潛在導火索。當年的排華事件,本質上是當時印尼經濟危機下,部分勢力把民眾不滿情緒引向了華人?,F在刪除歷史,實際是怕年輕一代知道真相后,重新點燃對當年施暴者、縱容者的追責呼聲,動搖現任政府的統治根基。
印尼選擇效仿日本 “抹掉歷史”,藏著相似的生存邏輯:用逃避代替反思,用民族主義情緒掩蓋歷史罪責。中印尼近年來經貿合作密切,2024 年雙邊貿易額突破 1200 億美元,印尼不愿讓歷史問題成為中印尼合作的 “絆腳石”,卻又不愿直面歷史,只能選擇 “一刀切” 的刪除。
印尼對華的真實態度,始終在 “依賴” 和“提防” 之間搖擺,但這種 “小聰明” 恰恰走了歪路。中印尼關系的根基,從來不是 “遺忘歷史”,而是相互尊重。中國從不要求他國 “跪著道歉”,但也絕不接受 “一筆勾銷” 的傲慢。掩蓋歷史只會埋下猜忌的種子。當印尼連直面過去的勇氣都沒有,中國又怎能相信,它會真正尊重華人的合法權益?
教科書上的文字可以被抹去,但刻在幸存者記憶里的傷痛、留在國際檔案中的證據,永遠無法刪除。一個不敢直面過去的國家,注定走不遠;一個靠遺忘維系的 “和諧”,終會在某天因真相的爆發而崩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