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接見了前來參加會議的開國上將韓先楚,開門見山的問他:“人家說我的牙要補,你替我補一下。”
前言
作為我國最高領導人,主席必須要深謀遠慮、目光長遠要比別人想的多想的遠,這樣才能統籌全局。
為了能夠有效避免八大軍區的首領們因為長期不參加戰爭而產生懈怠的情緒,也為了提高各個將領的積極性。
于是,在1973年底,中共中央組織召開政治局會議。在會上毛主席宣布了一件事,那就是八大軍區的司令進行互調。
就在這時原福建軍區的司令韓先楚首先表示了不滿。
一、八大軍區互調起因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為了方便全國的軍事管理,中央決定根據當下形勢設立一個個的軍區。
由于歷史原因,我軍可以說是由大大小小的山頭組成,尤其是我黨最開始是以“農村包圍城市”,所展開的。
并且隨著新中國的發展,起初設立的軍區也逐漸得到了完善。
最開始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次年“六大軍區體制”正式形成。他們分別是華北軍區、華東軍區、西北軍區、西南軍區、東北軍區以及中南軍區。
并且在當時這六大軍區與我國的六大行政區高度吻合。六大行政區的劃分也是當初新中國成立之后為了能夠方便管理以及幫助發展而建立。
在69年左右,我國幾大軍區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眾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后,我國已經逐漸進入和平的年代。主席深思遠慮,為了避免大家因為安逸而放松警惕、產生懈怠的現象從而使得敵人乘虛而入。
于是主席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把這些軍區的司令員進行對調。
職位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換了一個地方工作,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是戰功赫赫,對于新中國的建立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對于他們來說,在一個地方待了十幾二十年,難免會懈怠。但是把他們換一個地方,在新的環境面對新的問題,就可以調動他們積極性。以免他們的才干發揮不出來,從而被埋沒了。
并且主席相信對于他們來說,無論在哪個地方,他們都可以好好的干革命,畢竟對于革命者在哪里都可以干革命!
主席經過與我國各個領導人的商議后大家一致覺得此事可行,這件事情很快便定了下來。在不久后的會議上便進行了落實。
但是結果卻是,將軍們不樂意了。大家不愿意離開自己已經熟悉了近20年的環境。
對于他們來說,無論哪一個地方的發展、哪一條小河的走向、甚至是一磚一瓦他們都清清楚楚。在一個地方待了20年,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二十年。
但是主席立刻就看出來了他們的心思,立即就勸慰了起來。對于韓先楚主席卻是直接將他留了下來。
二、膽大包天韓先楚
在我軍隊伍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在軍隊中有兩人萬萬不敢招惹,一個是許世友另一個就是韓先楚。”韓先楚一直都以“膽大包天”而聞名,他有勇有謀、并且十分能吃苦。
因為韓先楚的出身并不好,他出生在一個貧困的普通農村家庭。作為一個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年少時他做過很多工。
他自小給人家做短工,以掙得那微薄的工資用來填補家用。在別的孩子還在玩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在社會上打拼。
當時正值革命的熱潮,韓先楚想也沒想就毅然決然地決定投身于革命事業。因為幼時在外打拼的艱苦歲月,讓他充分地認識到想要改變自己的現狀、改變國家的現狀唯有革命!
當時年僅14歲的韓先楚勇敢地參加了家鄉的農民協會,參加了反帝國主義聯盟。積極熱情地投入了進去!
由于他機靈能干、指揮能力較強、很有作戰能力的他很快被組織發現、挖掘后,沒幾年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在長征之時他的優秀才干更是彰顯得淋漓盡致,他跟隨部隊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沖鋒在最前面。
與敵人進行勇敢斗爭,在這種時刻他的指揮能力就充分的發揮了出來。其實他的指揮能力早已經被領導所發現,也有意于培養他。
韓先楚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是在36年的一次檢閱上。他所在的部隊接受主席的檢閱。雖然之前他對于主席也是早有耳聞,但是俗話說的好“百聞不如一見”,首次見面就給韓先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立刻被主席的氣度和風姿所折服。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主席也對這位小將領印象深刻。
在解放戰爭時期,面對國軍多次發動的攻擊,韓先楚率領部隊與敵軍進行英勇作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
因為韓先楚的作戰速度十分迅速,令敵人都心驚膽戰,所以都稱他所帶領的軍隊為“旋風部隊”。后來甚至國軍將領杜聿明都表示他覺得最難對付的就是韓先楚率領的“旋風部隊”。
三、主席勸慰
在主席宣布完組織的決定后,對于各個將領的小心思,主席立刻進行了勸解。主席說:“要克服困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勸慰大家不用過度的擔心,經過追求的一番勸解。大家也都不再反對了,全部都接受了調令。
對于韓先楚主席確實有著自己的思考。因為韓先楚此人大字不識一個,就是我們俗稱的“大老粗”一個。
只認死理,其實主席所欣賞的恰恰是他的這一點。為人豁達、有什么說什么、不會有自己的小心思。
韓先楚身為福州軍區司令員,與之對調的是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鈞。簡單來說就是韓先楚要離開福州前往遙遠的西北任職。
在會議結束之后,毛主席將韓先楚留了下來。原來,當時會上韓先楚的神情被主席看到一清二楚。隨即便留下了他與他進行了深刻的交談。
主席內心深知韓先楚不愿意接受此次調令,便有了文章開頭的對話。主席徑直對韓先楚說到:“我去看醫生人家說我的牙要補,你替我補一下吧。”
聽聞此話的韓先楚十分的不解,自己一個大老粗,指揮行兵打仗對于醫術方面一竅不通,主席為什么偏偏問他。
韓先楚立刻說道:“還是找醫生補吧,他們技術好,我?我不行。”
然后主席又說了一遍:“那你說呢?你覺得我的牙要不要補?”
這時的韓先楚終于恍然大悟,他猛地抬頭,看著主席說到:“我愿意服從組織的安排!”
他這時才明白,主席所說的牙并不是他的牙,而是中國的牙,這可能是一顆“蛀牙”,所以急需他前去治好。
他們這些將領就相當于一個個牙醫,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前去補全這顆牙。使中國變得健康起來!
此刻他終于明白了主席的良苦用心,也不得不贊嘆主席的智慧。
到達了蘭州之后,他依然延續著之前認知,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首要位置,勤勤懇懇地為人們服務。收獲了許許多多蘭州人民的愛戴。
結語
韓先楚這一生可謂是半生都投身到了社會主義的建設中來。從他第一次參戰以來,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也有上千場戰役。
他不僅有著赫赫戰功,他對我國的發展也有著卓越的貢獻!在國家、在組織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在戰爭年代,他上馬殺敵,在和平年代,他守衛疆土!
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事業,在我黨的領導下兢兢業業地為著更好的新中國做著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