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次算是把臉丟到姥姥家了。自己力推的加密監管法案,在眾議院程序性投票里被干翻,196票贊成對223票反對,輸得明明白白。更扎心的是,13個投反對票的全是共和黨自家兄弟——要知道,以前特朗普放個屁,這幫人都得琢磨半天是不是“戰略排放”,現在倒好,直接當眾掀桌子,這哪是投票,簡直是公開處刑。
消息一出,加密市場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似的,瞬間炸毛。比特幣日內暴跌5%,Hedera、狗狗幣這些小幣種更慘,一度跌超8%;美股里的加密概念股集體跳樓,Circle股價盤中暴跌8%,Coinbase、Robinhood跟著躺槍;連港股都沒放過,聯易融科技跌超6%,OSL集團跌超5%,國泰君安國際跌3%——這哪是下跌,分明是全球加密圈集體給特朗普“默哀”。
但你以為這只是特朗普丟了面子?太天真了。這背后藏著美國36萬億國債的“續命大計”,現在法案一黃,等于給美國債務危機的炸藥包又點了根引線。今天咱們就扒開這件事的底褲,看看特朗普為啥急著推法案,共和黨人又為啥非要跟自己人過不去,以及這事兒到底會把全球金融帶向哪個坑里。
一、13個“叛徒”共和黨人:不是反加密,是嫌特朗普不夠“狠”
先說說投票現場的魔幻劇情。7月15日下午,眾議院投票大廳跟菜市場似的,共和黨人自己人跟自己人吵得臉紅脖子粗。最后結果出來,196:223,輸了27票。最關鍵的是,13個投反對票的全是共和黨議員——要知道,眾議院共和黨人總共才217人,這13個人相當于直接從特朗普手里搶了13票,等于在他心窩子上捅了13刀。
這些“叛徒”到底圖啥?難道他們跟加密貨幣有仇?非也。仔細看他們的理由,簡直比宮斗劇還精彩。
喬治亞州的女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直接把話挑明:“我反對,是因為這法案沒把反CBDC(央行數字貨幣)的條款捆上!”她還強調,特朗普1月23日發過行政令,明確說要禁止美聯儲發數字貨幣,現在這法案只字不提,“這不是背叛特朗普,是幫他把事兒做徹底!”
馬里蘭州的安迪·哈里斯更狠,作為“自由核心小組”主席,他放話:“我們要的是徹底扼殺CBDC,現在這法案軟綿綿的,跟沒說一樣!”言下之意,特朗普的法案不夠“保守”,不夠“極端”,配不上他們的“反政府控”人設。
俄亥俄州的沃倫·戴維森更有意思,他雖然投了贊成票,但嘴炮沒停:“眾議院就是參議院的孫子!我們送過去的法案,他們啥時候正眼看過?這次就算過了,到參議院也是廢紙!”——合著他不是反對法案,是反對“參議院不尊重我”。
你看明白了吧?這13個共和黨人不是反加密,更不是反特朗普,而是嫌特朗普“不夠狠”“不夠懂我們”。他們要的是“既要加密自由,又要打死CBDC,還要讓參議院聽我們的”,特朗普的法案只滿足了“加密自由”,沒滿足后兩條,那就對不起,票我不能給。
這就好比一群餓狼跟著頭狼打獵,頭狼說“今天吃兔子”,結果狼群里跳出幾只說“不行,必須烤全羊,還要撒孜然,不然這獵我們不打了”——特朗普現在就面臨這個局面:自己的基本盤,已經不是“聽話”就能搞定的了。
二、特朗普的“加密總統”夢:給36萬億美債找個“接盤俠”
那特朗普為啥非要死磕這個法案?真像他說的“我是加密貨幣總統,要給行業自由”?拉倒吧,政客的嘴,騙人的鬼。他真正的小九九,藏在美國財政部的一句話里:“這法案要是通過,穩定幣市場規模能漲8倍,超2萬億美元。”
2萬億美元是啥概念?美國現在國債總額36.2萬億,每天光利息就得付10億多。最近中國、日本這些“債主”又在瘋狂拋售美債,上個月日本單月減持118億美元,中國持倉創14年新低——沒人買債,美國政府就得關門,特朗普還怎么搞“基建”“減稅”討好選民?
所以,特朗普盯上了穩定幣。你以為穩定幣是“數字美元”?錯了,在他眼里,穩定幣就是“美債的自動取款機”。
這次被否的GENIUS法案,核心條款就一條:穩定幣發行方必須把100%儲備資產,換成美元現金或93天以內到期的短期美債。啥意思?比如你買1萬美元USDT,Tether公司就得拿這1萬美元去買美債——等于全球用戶每用1美元穩定幣,就間接給美國政府“借錢”1美元。
這算盤打得,太平洋對岸都聽見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穩定幣能給美債創造數萬億美元需求”,白宮AI主管David Sacks更直接:“這幾乎能一夜之間給美債找到接盤俠!”
更狠的是,這還能幫美國省錢。有研究顯示,Tether市場份額每漲1%,1月期美債收益率就降3.8個基點,美國政府每年能少付100-150億美元利息——36萬億債,每年利息能少幾百億,這不比印鈔放水香?
最陰險的是“鏈上美債循環”。你想啊,全球用戶用穩定幣轉賬、支付,錢最終通過發行商流進美國財政部賬戶;財政部拿這筆錢發新債,穩定幣公司再買新債,發行新穩定幣——等于美元通過區塊鏈,滲透到那些沒銀行賬戶的窮地方,讓非洲小哥、東南亞商販,都成了美債的“隱形債主”。
這哪是監管加密貨幣?這是給美元霸權裝了個“區塊鏈外掛”,給美國債務危機穿了件“救生衣”。特朗普急著推法案,不是愛加密,是愛這2萬億美元的“救命錢”啊!
三、市場暴跌的真相:不是怕監管,是怕“美國套路”落空
現在明白為啥法案一黃,加密市場就暴跌了吧?不是怕監管嚴,恰恰是怕監管“黃了”——因為市場早就把特朗普的法案當成“利好”了。
你想啊,法案通過,穩定幣發行被“官方認證”,Circle、Coinbase這些公司就能光明正大地印穩定幣、買美債,業績不得坐火箭?比特幣這些主流幣,也能借“合規”的東風漲一波。所以之前“加密周”消息一出,比特幣從6萬刀漲到6.8萬刀,Circle股價漲了20%——全是沖著“法案通過”的預期去的。
結果現在投票失敗,預期直接砸地上。Circle股價暴跌8%,等于市場說“你想靠美債賺錢?做夢!”比特幣跌5%,等于“合規夢碎,還是先跑為敬”。
但更深層的恐懼,是全球資本突然發現:美國連“用加密救債務”這招都快玩不轉了。以前美國遇到危機,要么印鈔,要么打仗,要么忽悠盟友接盤;現在印鈔怕通脹,打仗怕中俄,盟友自己都缺錢,只能指望加密貨幣這個“新韭菜”。結果連自家議員都不配合,這說明美國內部已經亂成一鍋粥了——連“割韭菜”的共識都達不成,這美元霸權還能撐多久?
所以港股穩定幣概念股跟著跌,不是因為它們在美國有業務,是因為全球資本在恐慌:“美國這棵大樹,好像快靠不住了。”
四、后續:特朗普會認栽嗎?美國債務還能撐多久?
現在眾議院放風說“晚上可能再投一次”,但這事兒懸。13個反水的共和黨人,個個都是“硬茬”:格林是特朗普的“鐵桿粉絲”,現在都敢唱反調,說明她背后有“自由核心小組”撐腰;哈里斯代表的保守派,早就看特朗普“不夠右”不順眼;戴維森這種“建制派”,更是嫌特朗普把國會搞得像“真人秀現場”。
要想讓他們改口,特朗普要么在法案里加“禁止CBDC”條款,要么承諾“跟參議院硬剛”——但加了CBDC條款,民主黨肯定反對;跟參議院硬剛,拜登更不可能簽字。所以第二次投票,大概率還是“陪跑”。
就算法案僥幸通過,到了參議院也是死路一條。民主黨本來就嫌法案“給加密公司送福利”,現在共和黨自己都內訌,拜登一句話“違憲”,就能把法案打回去。
那美國債務咋辦?36萬億的窟窿,總不能拿膠帶粘吧?其實特朗普還有后手:直接發行政令繞過國會。比如強制要求穩定幣公司買美債,或者讓美聯儲“放水”買債——但這么干等于徹底不要臉,美元信用怕是要崩。
說到底,這次法案失敗,暴露的不是特朗普的“權力縮水”,而是美國債務危機的“無藥可救”。當一個國家靠“忽悠加密公司買國債”來續命,當自家政客為了“誰更極端”而內訌,這個帝國的黃昏,怕是真的要來了。
最后給大家提個醒:最近別碰加密貨幣,也別碰美債相關的資產。美國這出“債務鬧劇”才剛開始,接下來的劇情,只會比眾議院投票更狗血。畢竟,當36萬億的炸藥包被點著,沒有誰能全身而退——除了那些早就抱著美元現金跑路的人。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