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生孩子不是目的,不結婚不生孩子也不是目的,幸福才是目的。這才是真的活明白了!
作者:黛西;本文來源:公眾號“天賦一餅”(ID:tf1bing)。
今天跟團隊小伙伴聊天,我這個中年婦女弱弱插了一句,現在年輕人是不是不喜歡小孩?所以普遍不愿意生娃。
她們說并不是,其實看到小孩子也蠻喜歡的,但是,不敢生!
為啥不敢?
一個姑娘甩給了我一個汪中求教授的視頻,總結了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的三大原因:
一是前途未知的壓力。一座山,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翻過去,我還要背100斤重的東西,怎么可能呢?
二是養育成本的壓力。不僅是錢的問題,還有時間、精力、情感的投入,這些在現代社會里的成本太高了,讓年輕人怎么承擔?
三是想通了人生要的是幸福,而不是別人給你設定的追求。“傳宗接代”這種追求會讓我幸福嗎?如果不會,我為啥要追求?
翻了下視頻評論區,兩大陣營吵起來了。
年輕人說,被人懂的感覺真好!
長輩們說,懂個P,本質就是自私、利己主義、不愿意承擔家庭責任!
還有人說,如果所有人都像你們一樣,光想自己日子怎么最舒服,這個社會怎么辦?
似乎好像大概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和幾個00后95后姑娘聊了聊,我發現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真的不只是為了“日子舒服”這么簡單。
一、不是不愿承擔責任,
是責任感太強了
別說長輩了,我身邊一些70后80后都會覺得,年輕人不生孩子是為了“逃避家庭責任”。但聽了年輕人的心里話,我真心覺得,他們不是逃避責任,反而是因為責任感太強了,所以才不敢生孩子。
我們父母60后那一代生孩子,想的是只“我怎么把孩子養活”。到了咱們80后生孩子,想的是“我怎么把孩子養好”。現在95后00后想的是,這個孩子生下來,我能給他一個什么樣的未來?
這件事必須想清楚了,我才生孩子。因為只要生下來,我就必須對這個孩子的未來負責。而且,我不能只是把孩子喂飽了、穿暖了、錢給了,就拉倒了。我除了給他們提供好的生活條件,還要給孩子優質的教育資源,帶他們開闊眼界。我要有經濟能力為孩子兜底,還得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
如果不能為孩子做到這些,我寧可不生孩子。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的年輕人,見過太多好東西,也見過好的教育資源長啥樣,他們肯定會非常自然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擁有。
但現實是,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這些。那就干脆不生,否則對這個孩子太不公平了,憑什么別的爹媽能給孩子的東西,我的孩子卻沒有?
很難想象,這些是00后姑娘們已經在思考的問題。
群里一個本來想生二胎的80后老母親,一開始還現身說法勸她們別想那么多,后來她沉默了,說要再慎重考慮一下二胎的事情,想一想到底能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未來。
所以你看,這屆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不是因為他們逃避責任,反而是因為責任心太強了,他們比任何一代人考慮的東西都多。
不用說父母那輩人了,我這個80后生娃之前,都沒有考慮這么周全。我生娃時候剛入職場兩年,拿的還是基礎崗薪水,就毫無心理負擔地開始備孕了。
記得懷孕時候,我在母嬰店買了一輛好點兒的童車,一個汽車安全座椅,幾件小孩衣服,幾乎花掉了我一個月的工資!那時候才隱約感覺到,養娃這事兒可能意味著什么,但已經晚了。
而當時我想的也僅僅是經濟上的負擔,根本沒有想更遠,也沒有思考過,自己的能力到底可以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未來。
二、生娃必要條件=沖動+無知
60后70后那個年代,關于生娃養娃的一切,最多是從身邊人和書里獲得,信息很有限。80后生娃的年代,互聯網上啥都有了,但還是很少有人會在懷孕前,就清楚知道生育的具體細節。
現在的信息太發達了,短視頻、社交媒體上鋪天蓋地都是“生娃后的真實生活”,就算你不主動去搜索,算法也會推給你相關的內容。
一個00后姑娘跟我說,有段時間,她手機推送的全是生產前后女性面臨的問題,堵奶乳腺炎、睡眠嚴重不足、哄睡哄到崩潰、產后抑郁、經濟壓力大、職場隱形歧視…… 好像生怕你稀里糊涂就把孩子給生了。
而這里面很多細節,我在生娃前一無所知。我當時還天真地以為,生孩子最難的就是生的那一刻,卸貨了就輕松了。卸下來才知道,難的日子才剛剛開始。
最簡單的例子,我之前完全沒想到,一個小嬰兒居然不能自己入睡,而是需要爹媽抱著,溜達著,一邊溜達一邊顛兒著,才肯睡。。。一沾床又醒了,又要再來一遍完整的“抱,溜達,顛兒”的流程!
我之前也不知道,小嬰兒一晚上會醒五六七八次,兩小時就要把我嚎起來喝奶,我還以為跟著大人一日三餐喝三頓就得了!
還有母乳喂養,聽上去多么美好的一件事,背后是漲奶痛+堵奶痛+乳腺炎+血水奶水一起流。。。
生娃兩個必要條件,無知+沖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00后95后這一代人,他們不可能無知,他們連對象都還沒有呢,就已經了解到了關于生娃的大量真相和案例。他們知道的太多,了解得太細,所以理智得可怕。沖動不了一點兒。
三、為什么以前生孩子,
不需要考慮這么多?
我經常聽到長輩圈的一個說法:
年輕人說擔心不能給后代好的生活條件,都是借口! 現在的孩子條件再差,還能比幾十年前差? 當時那么差的條件,不也都把你們好好養大了,養成精英了!
我還真的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為什么現在生活水平明明越來越好了,年輕人反而越來越不敢生了?同樣處在二十幾歲的階段,從60后到80后無論物質條件還是工資水平,都遠遠不及現在的年輕人,但為啥那時候生孩子,沒有他們這么多顧慮?
和幾代人聊了聊,得出的結論是,因為以前的日子穩定,人們對未來有信心。
我媽說,當時她生我的時候,雖然家里條件差,工資低,但是工作很穩定,生活有保障。她說那時候覺得,工資就像韭菜,不多,但你知道割完了這一茬兒,很快就會有下一茬兒,心里很踏實。
到了我們80后進入職場的年代,趕上了經濟迅速增長,金融、互聯網、IT、外貿等等行業都在紅利期,只要你愿意努力,上升通道非常多。盡管我們不像父母一代工作那么穩定,但日子很有奔頭,打心里覺得明天會更好,對未來很有信心。
現在的年輕人呢,心里沒有這種踏實感了。一想到未來,他們心里沒底兒,太多太多不確定性了。大廠裁員潮,職場35歲危機,物價漲,消費高,賺的趕不上花的多。攢下點兒錢,也不敢隨便亂花,因為可能明年就沒工作了。
當你都不知道明年還有沒有地兒領工資,怎么敢輕易生個孩子出來,跟著你受罪呢?
四、這才是真的活明白了
并不是說生孩子就叫“想不開”,單身丁克就叫“活明白”。關鍵是有沒有認真思考過,結婚生子這么一個重大的決定,是不是我想選擇的人生,會不會讓我幸福?
從60后到70后,包括我們大部分80后,基本上都會覺得,到年紀了自然就要結婚生孩子,就跟到學齡了要上學一樣理所當然。
但現在年輕人知道,生娃不應該是一個我必須完成的“社會交代”,而是我自己的個人選擇。
結婚生孩子不是目的,不結婚不生孩子也不是目的,幸福才是目的。這才是真的活明白了!
你們覺得呢?
繼續閱讀:
121我二胎備孕生女兒的“成功”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