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近期消息,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歐盟進口商品征收30%關稅,而此前馮德萊恩剛對中國發起無端指責。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各方博弈進入新階段。
馮德萊恩(資料圖)
當地時間7月8日,在歐洲議會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中國發起了一系列無端指責。她罔顧事實,宣稱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加劇了歐洲的不穩定,還毫無根據地指責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補貼過剩產能”,并對中國合理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大放厥詞,聲稱這沖擊了歐洲制造商。在她此番表態中,甚至對中國提出了譴責俄羅斯、接受“去風險”政策、配合歐盟全球議程等無理要求。馮德萊恩此舉,顯然是在中美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妄圖通過向美國示好,再次遞上“投名狀”,以換取美國在其他事務上對歐盟的支持或讓步。
然而,就在馮德萊恩猛批中國僅僅5天后,特朗普于7月12日在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布致馮德萊恩的信,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從歐盟進口的商品征收30%關稅。特朗普宣稱,歐盟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導致美國出現對歐巨額貿易逆差,雙方關系“遠非互惠互利”。這一突如其來的關稅大棒,讓歐盟猝不及防。長期以來,美歐之間雖保持著緊密的經濟聯系,但貿易摩擦也從未間斷。美國以減少貿易逆差為借口,頻繁揮舞關稅大棒,試圖迫使歐盟在貿易規則、市場準入等方面做出更多讓步。
馮德萊恩(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馮德萊恩于12日回應稱,美國對歐盟出口產品征收30%的關稅將擾亂重要的跨大西洋供應鏈,損害大西洋兩岸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歐盟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包括在必要時對等反制。13日,她又表示歐盟將對美關稅反制措施暫停期限延長至8月初,同時繼續準備反制措施。但歐盟內部對于如何應對美國的關稅威脅,意見并不統一。
在美歐關系因關稅問題陷入緊張的同時,中歐關系也因馮德萊恩的不當言論蒙上陰影。但事實上,中歐之間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中國始終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還通過進博會等平臺積極擴大自歐進口,為歐盟企業創造了大量市場機會。而歐盟近年來卻在貿易政策上逐漸走向保守,濫用貿易救濟工具,對中國企業發起諸多不合理調查,限制中國企業參與其公共采購等,嚴重破壞了中歐經貿關系的良好發展態勢。
馮德萊恩(資料圖)
對于馮德萊恩指責的所謂“產能過剩”“稀土出口管制”等問題,中方早已多次闡明立場。中國的綠色產品助力歐盟綠色轉型,為歐盟產業和消費者帶來福祉;在稀土出口方面,中方的管制措施合理合法,并為歐洲企業建立了加快審批的“綠色通道”。
如今,歐盟正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是繼續追隨美國,在對華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進一步損害中歐關系,還是回歸理性,重新審視與中美之間的關系,通過平等對話與合作,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與國際地位,歐盟需要盡快做出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