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外灘、承載百年時光的上海郵政博物館內暖意涌動。今天,2025年“樂齡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務活動正式啟動。一場接續推動老干部工作與社會工作、老齡工作深度融合發展的城市實踐,由此開啟嶄新篇章。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王慶洲出席活動并講話。虹口區委書記李謙出席活動并致辭。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柏平出席。
微小數據傳遞城市暖流
過去兩年間,“早上海”的銀發志愿者們用腳步丈量城市,用服務傳遞溫度。208名社區體育設施巡訪團銀發志愿者累計開展7529次細致巡查,默默守護市民晨練安全。240名志愿者在“早上海·導銀志愿服務”中,以“以老助老”的溫情方式,幫助同齡人跨越“數字鴻溝”。60名上海市老干部大學志愿者將“老有所學”與“老有所為”相結合,自主開發180節適老課程,深入社區、居委、文化場館授課200余場,惠及近萬名老年人。這些看似微小的數字背后,是“早上海”志愿服務理念的生動實踐,是城市對長者尊重關懷的具體體現。
新起點凝聚澎湃動能
兩年前,“早上海”從“用時間換空間”、“從早出發,盡早行動”的創意破土而出。如今,“早講述”“早尋訪”“早助力”等一個個鮮活場景已在各個社區生動演繹。為表彰先進、樹立榜樣,激勵全市廣大老同志投身志愿服務事業,上海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老干部局對鄧玉萍等142名表現突出的離退休干部志愿者予以通報表揚。
活動現場,上海慈善基金會、復旦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兩家單位正式加入支持陣營并獲授牌。同時,數百名新招募的“導銀志愿者”、“老年活動室尋訪”志愿者及社區協理員代表,鄭重接過了象征責任與榮譽的2025年度志愿者證書,為“早上海”注入新生力量。活動倡導的“閑時資源+志愿服務”新理念,正深度融入上海地域特色,為老年群體構建起豐富多元的服務場景。
全國最美志愿者、老同志代表張家禾現場分享了參與志愿服務的深切收獲與感悟,傳遞了廣大老同志繼續發揮專長、回報社會的初心和決心。
三大項目精準發力啟新篇
近期,市委老干部局在調研基礎上,對現有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優化整合、賦能增效,聯合11個部門制定并下發了《關于開展2025年度“樂齡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務活動的通知》,推出三大核心項目:
“早講述”講出“人民城市”的精神傳承:組織引導廣大老同志深學篤行回信精神,面向基層群眾,講活黨的紅色歷史、講透黨的創新理論、講實城市可喜變化、講好身邊生動故事。
“早助力”助出“基層治理”的銀發擔當:組織引導廣大老同志參與“樂齡申城·我是社區協理員”活動,協助街鎮、居村做好基層黨建、社區治理與服務;依托老年大學等平臺開設老年教育課程;持續深化上海銀行導銀志愿服務(“樂齡申城·G生活”);發揮“離退休干部網宣團”等團隊作用,開展“樂齡申城·E行動”網上正能量活動;組織巡查社區體育設施、早餐工程示范點、老年活動室等。
“早引領”領出“文明風尚”的時代共鳴:整合“早上海”平臺資源,創新開展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學習、生活、健身、社交等服務項目;舉辦“創新為老服務大賽”,打造“數字生活智囊團”;鼓勵支持老同志參加“金榆獎智慧老人才藝大賽”等文化活動,引導踐行積極老齡觀。
本次啟動儀式由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文明辦、市商務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老齡辦、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體育局、市數據局、上海報業集團、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虹口區委老干部局、區委社會工作部、區文明辦、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區文化和旅游局、區體育局以及上海市志愿服務公益基金會、上海科技助老服務中心共同承辦。
原標題:《銀發力量再啟新程, “早上海”志愿服務深化升級》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解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