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8日,NBA分析師萊格勒在播客節目上解析了楊瀚森的夏聯表現,聊了大概15分鐘。萊格勒是1996年全明星三分大賽的冠軍,生涯三分命中率43.1%。以下是他的解析——
我在現場看了他的第一場比賽,那場比賽簡直是一場盛事。即便是以拉斯維加斯的標準來看,那也是我在那兒期間見到的最熱烈的反響之一。即便他只是站起來走向記分臺,場館里的反響都相當驚人。比賽結束后,有很多人留下來,一直為他歡呼,直到他走進更衣室,即便在他完成賽后采訪之后也是如此,這真的很不可思議。那么,他的賽場表現配得上這樣的關注嗎?我覺得配得上。
首先,這家伙是個頂級的傳球手。我的意思是,他完全清楚場上每個人的位置。盡管我們得知他在語言上仍存在一定障礙,但他在指揮場上局勢時顯得非常從容。我看到他在快攻跟進時接球,在弧頂一拿到球,就立刻開始指點方向,示意隊友切入、移動,揮手讓隊友跑位,然后自己也參與其中。他在場上的樣子,簡直就像在執教這支球隊。想想看,這有多令人印象深刻。我記得他20歲,一個20歲的中國球員,剛來這兒,第一次體驗這種場面,卻顯然已經是這支球隊的領袖,從第一次進攻回合就能看得出來,這一點毫無爭議。所以,這是我首先注意到的。他對比賽的理解、傳球能力,以及對場上每個人位置的空間感知能力,都令人難以置信地出色。
拉斯維加斯夏季聯賽里也有很多二年級球員,對吧?甚至還有一些因為各種原因在聯盟里輾轉多年的球員,拉斯維加斯還有27、28歲的球員呢。但有很多去年的首輪或次輪新秀,其中不少是大個子。而我告訴你,楊瀚森在我剛才談到的這些方面,表現比我所看到的任何一個這類球員都要出色。所以,對我來說,他有信心做到這些——因為他確信自己比其他人更清楚場上的情況,所以他會指點、指揮、領導,而且球隊也鼓勵他這么做——我對此深感欽佩。
另一個讓我立刻注意到的點是,在他第一次進攻回合中,他就主動去對抗,這對于一個年輕的國際球員來說真的很罕見。通常來說,大個子球員會有點被動、膽怯,而且有時候,你知道,那些打了一年大學聯賽或者在聯盟待了一年的球員,你可能會覺得可以稍微欺負一下那個家伙,對吧?在他跑位的時候用身體撞他的胸口,看看他的反應。這是測試那些剛進聯盟的大個子的常見方式。而他卻主動對對方的大個子發起對抗,他喜歡身體接觸。事實上,他甚至需要這種接觸,因為他能利用這種接觸來對付你。他會向相反方向轉身,創造傳球路線。
他會繼續提升三分球的能力。在我解說的那場比賽中,我特別記得有一個三分球就在我眼前那個位置投的,角度很好。我并不是說我喜歡他持球的手型之類的,但手感才是重要的,因為其他方面會不斷改進。如果一個人從那么遠的距離投籃,沒有天生的深度感知來投出柔和的球,那其他都沒用。我相信這方面有些是天生的。我在投籃教學和想法上有了很大改變,因為我以前覺得,哦,你可以教任何人成為更好的射手,現在我意識到不是這樣的,投籃需要內在的深度感知能力,以及身體調節和適應的能力。我覺得他有這種能力,因為他投出的球很柔和。就算他的手型不好,我也毫不懷疑,以他的技術,他以前可能沒投過很多24英尺的跳投,但隨著他不斷練習,肯定會有進步。
而且你也知道,在我們現在的聯盟里,大個子球員被鼓勵投籃。現在在NBA,一個大個子如果不會投籃,他的能力會受到極大限制,幾乎只能跑快攻、搶進攻籃板、設置掩護然后切入籃下之類的。沒錯,聯盟里有些球員在這些方面做得很好,但那些真正出色的是那些能在擋拆后外彈投籃、擴大威脅范圍的球員。我毫不懷疑他會成為那樣的球員。
不過在他職業生涯初期,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會是他的組織進攻、傳球、梳理進攻的能力,以及讓隊友變得更好的能力,因為他是一個樂于傳球的人。他希望你積極切入,而且憑借他對防守在任何掩護戰術中即將做出的反應的判斷,他會比你自己更早知道你處于空位。所以,這一點會立刻對球隊有所幫助。其他方面的進步會慢一些。
當然,最大的挑戰肯定是在防守端被針對,在擋拆中被當作攻擊目標。他身體對抗很強,但在這方面有點粗心大意、過于魯莽,球隊肯定要讓他收斂一點,不然他每晚都會陷入犯規麻煩。但沒錯,毫無疑問,你看,聯盟里所有的大個子都會在防守端被針對,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被重點針對。開拓者隊的比盧普斯要找到合適的對位,避免他在擋拆中過早地被一直針對,這對教練來說是個挑戰。不過比盧普斯在我們解說的那場比賽中跟我們坐了整整一節,給我們講了更多關于楊瀚森試訓的背景,以及他們目前看到的情況,他們對用16號簽選中他非常滿意。
有很多選秀順位比他高的球員,我敢預言,他的職業生涯會比他們很多人都成功,這一點毫無疑問。
我此前覺得扎克-伊迪絕對不可能在NBA這么快的節奏下在球場兩端來回奔跑,我錯了。首先,他體型瘦了一點,我不知道楊會不會這樣,但伊迪瘦了,而且我在年初解說一場比賽時,對伊迪在球場兩端來回移動的能力感到震驚,我跟詹金斯(灰熊當時的主教練)聊過這個,他說:“是啊,現在這些球隊都有專門的體能教練,他們一直在練這些。”所以,開拓者隊的教練組每天都會幫他練這些,讓他進步。
像伊迪那么高大笨重的球員都能變得像今年這么靈活,達到能跟上節奏的程度,雖然不能讓楊每晚打34分鐘,但在他能打的時間里,會有合適的對位讓他上場,因為這對開拓者隊有利,對方球隊的一些替補中鋒防不住他,開拓者隊就能利用這一點。
楊瀚森的技術比扎克-伊迪好得多,他肯定會有一些優勢。你看伊迪這一年的表現,他對球隊的影響很大。所以我覺得楊會沒事的,長遠來看,他的技術最終會彌補不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