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宗慶后離世僅半年,一場涉及18億美元離岸信托的爭奪戰在香港與杭州兩地法院同步打響。三名持美國護照的自稱非婚生子女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凍結宗馥莉名下匯豐銀行資產,同時要求分割娃哈哈集團29.4%股權。這場糾紛不僅揭開中國民營企業家跨境財富傳承的隱秘角落,更因杭州政府的介入演變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特殊樣本。
image
離岸信托成風暴眼:跨境資產爭奪戰打響
香港法院的臨時禁令顯示,三名原告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主張2003年宗慶后曾口頭承諾為其設立每人7億美元的信托基金。而宗馥莉方提交的2020年遺囑則聲明境外資產由其單獨繼承,并強調中國《信托法》第8條"書面形式"的強制性規定。
image
案件核心矛盾在于跨境法律沖突:香港《受托人條例》可能承認"事實信托",而中國大陸法院嚴格堅持書面要件。這種差異導致同一資產面臨"香港凍結+內地訴訟"的雙線作戰局面,凸顯離岸信托在跨境繼承中的法律風險。
離岸信托運作機制與宗氏案例解剖
離岸信托本應發揮資產隔離與稅務籌劃功能。2003年宗慶后設立信托時正值娃哈哈國際化擴張期,但文件缺失埋下隱患。對比摩根家族信托的完備架構,本案原告需補足三大證據鏈:DNA確認血緣關系、宗慶后設立信托的真實意思表示、資金流向與信托賬戶的關聯性。
image
法律界關注的是,若原告能提供財務團隊證言或資金劃轉記錄,可能突破《信托法》第8條限制。但目前曝光的法律文書中,尚未出現能證明口頭承諾的直接證據。
超高凈值家族的財富傳承困局
杭州政府介入的邏輯源于娃哈哈特殊股權結構: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下屬企業持股46%,使得遺產糾紛直接影響企業穩定性。而《民法典》第1071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繼承權,若DNA檢測確認血緣關系,200億股權爭奪將出現重大變數。
觀察李嘉誠家族信托的預設架構,其通過多層離岸公司明確資產歸屬。反觀宗氏案例,資產規劃滯后與家族關系未法律化,導致繼承人陷入舉證困境。
企業家財富傳承風險防范指南
此案暴露出中國70%企業家缺乏傳承規劃的現實。專業建議包括:公證遺囑需配合書面信托協議,離岸設立時需律師見證與文件備案;家族憲法應明確非婚生子女權益;危機公關需區分家事與企業責任。娃哈哈聲明"家事與公司無關"的策略,在國資背景企業中存在法律瑕疵。
豪門恩怨背后的制度反思
宗慶后案例給出三重警示:跨境資產需專業法律布局,家族關系須盡早法律確認,混合所有制企業要厘清政企權責。當18億美元信托淪為戰場時,人們終將明白:唯有法律確定性,才能守護財富傳承的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