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蛋總在還親子債,碼字比較少。孩子長得是真快,總在不經意之間長大。當年天天騎在我頭上的大娃,已經長成了一米八多的還戴著電話手表的壯小伙子。當年三四斤重的二娃三娃,也已經亭亭玉立。
娃哈哈宗氏家族最近鬧得紛紛揚揚,更讓我覺得應該多陪陪孩子。宗慶后的塌墳再次說明,孩子教育不好,一個人生前無論多么風光,無論藏得有多深,也會被兒女們拉出來鞭尸。
中國人一向講究蓋棺定論,也就是一個人的功過是非,只有在死后才能作出較為客觀的評價。宗慶后去世后,獲得的官方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的。
他去世后,《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紛紛對訃告進行了轉載,并給予其極高的評價。從各方面講,宗慶后都是人生贏家,可以說是名利雙收的一生。
從名的角度,宗慶后該拿的榮譽都拿過了,什么全國勞動模范,什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什么改革開放40周年杰出民營企業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他在民間的口碑也非常好,一直是艱苦奮斗、白手起家的勵志典型。在媒體報道中,他一直保留著艱苦樸素的本色,腳踩一雙萬年不變的布鞋到一線調研的故事,廣為流傳。
他自己也宣稱,自己年花銷不超過五萬,所抽的香煙也是20元一包的普通香煙。幾年前,有網友在高鐵二等座車廂偶遇宗慶后的照片還被廣為傳播。
他的家庭生活原本也令人羨慕。一直以來,宗慶后的家庭一直是“夫妻恩愛、父慈女孝”的和諧畫面,宗慶后一直以忠厚樸實、對家庭忠貞不貳的形象示人。
從利的角度,那更讓人無法望其項背。從2010年開始,宗慶后多次問鼎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冠軍,巔峰時期資產突破530億。2024年光遺產就高達340億元。
名利雙收的宗慶后,人生可以說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然而到了今年的7月13日,突然平地起驚雷,有人一下子把宗慶后的墳給炸開了。
墳炸開之后,從里邊飛出三只蝴蝶,他們是自稱宗慶后子女的美國人——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三人母親杜建英,曾經是娃哈哈集團的黨委書記。
宗慶后的三個子女,突然在香港對娃哈哈新任掌門人宗馥莉提起訴訟,要求凍結其名下匯豐銀行18億美元資產,并追討父親生前承諾的21億美元信托權益。
與此同時,杭州中級人民法院也收到宗慶后這三名美國子女的股權確權訴狀,要求分割宗慶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團29.4%股權(價值超200億元)。
要求分割股權這個容易理解,信托權益咋回事呢?原告方聲稱,宗慶后于2003年曾指示財務團隊,在匯豐銀行設立三只獨立信托基金,承諾給三名美國子女各分配7億美元。
然而到了2024年初,賬戶余額僅有18億美元。2024年5月,有110萬美元被異常轉出。他們懷疑宗馥莉正在擅自轉移這批資產。
這件事一下子炸鍋了,宗慶后“一妻一女一布鞋”的形象瞬間崩塌。就這還沒完,后來又陸陸續續出來很多說法,說宗慶后攏共有七個子女,且在中國香港和美國洛杉磯都有豪宅。
他穿了一輩子破鞋,卻也搞了一輩子破鞋。他此前反復表達要愛員工,這句話看來也是肺腑之言,只不過最愛的是女員工。
他口口聲聲說自己一年花費只有四五萬,暗地里卻一擲千金、揮金似土。有人評價非常到位,宗慶后的確很節儉,節儉到避孕套都舍不得買。
美國一家地產網Robb Report消息,宗慶后于2024年初在美國洛杉磯全款購入一套豪宅,成交為2500萬美元。其實宗慶后何止一次在海外購置豪宅啊。
蛋總一向對這種豪門恩怨不感興趣,對這場糾紛也不愿意持有立場。我們已經生活得很辛苦了,實在是不想替資本家操心了。
但有兩件事情我很感興趣。首先是宗慶后和杜建英黨員的身份。作為黨員,在外邊背著家庭偷偷生孩子,對不起原配,也嚴重違反黨的紀律。
還有一件事我是很感興趣的,那就是娃哈哈集團其實是國有控股的。1999年娃哈哈改制之前是100%的國資,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國資依然持有46%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
排第二的是宗慶后(后來由宗馥莉繼承),持有29.4%的股份,職工持股會持有24.6%。但這個企業一直以來,似乎都被認為是宗慶后的私人企業。
混合所有制改革這個在當時也是無奈之舉,國有企業大面積虧損,又面臨入世壓力。但改革也得有章程,也得按照企業法的規定,保證股東的利益,該納稅納稅,該分紅分紅。
那么問題來了,一個國有控股占到46%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怎么能培養出一個全國首富?如果靠分紅的話,那么當地國資委的收益應該是宗慶后的1.5倍多,當地員工持股會的收益只比宗慶后稍低。
分紅情況如何呢?2008年至2022年末,娃哈哈集團因未與上城區政府簽訂優惠政策,娃哈哈集團干脆賬面不進行利潤分配。
有知情人士透露說,每年出具形式上的股東會決議,管理層和職工持股會的分紅以“資金往來”名義拿走,國有股東則不分紅。
娃哈哈集團并非上市公司,股東的收益主要靠分紅,如果不分紅那就沒有直接收益。當然,如果企業發展了,國有資本也實現了增值。
那么國有資本實現增值了嗎?相比宗慶后,國資的增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為啥呢?因為宗慶后依托娃哈哈集團,早就在外邊另起爐灶了,在外邊建了幾十家跟國資無關的公司。
這些公司使用著娃哈哈的商標,充當著娃哈哈的供應商,更是攥著娃哈哈的銷售網絡。國資占46%的娃哈哈集團,其實早就成了類似于漢獻帝一樣的空殼。
你看看宗慶后是怎么繞開國資成為首富的:娃哈哈桶裝水被以2.44元一桶的價格賣給了一家叫迅爾商貿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宏勝飲料集團的子公司。
宏勝飲料集團其實是一家外企,注冊地在英屬維京群島。而這家的老板不是旁人,正是宗馥莉。2007年起由宗馥莉全權掌舵。
截至2024年,宏勝擁有19個生產基地、48家子公司、104條生產線,壟斷娃哈哈近50%的代工業務。 娃哈哈的全部銷售,都由宗家私人控制的公司負責。
你看到沒有,他們壓低國有娃哈哈集團的價格,然后賣給宗家全資控制的外資公司,賺取高額利潤。他們就是以這種方式,把損公肥私做到了極致。
國資看似占比46%,但整個企業的命運都被宗慶后卡得死死的。國資看似是第一股東,卻根本沒有發言權。宗家萬一卡一下,企業一倒閉,國資瞬間清零。
就這宗家還不滿足。2025年5月,宗馥莉曾試圖以1億元低價將估值911億的“娃哈哈”商標轉移至個人控股公司,被國資股東緊急叫停。
有人會問,宗慶后在海外購置豪宅,以及在香港設立21億美元的信托基金,會不會使國有資產流失呢?目前杭州已經成立了專班來調查這件事。
但是蛋總持悲觀態度。不是我不相信專班,而是不相信宗慶后有這么傻。道理很簡單,如果從法律上能找到宗慶后的把柄,那就太小看他了。最可怕的國有資產流失,你是無法從法律上找出毛病的。
最狠的國有資產流失,就是利用手中對企業的掌控,左手壓低國有參股企業的產品價格,然后通過右手的私人企業高價賣出去。空手套白狼才是最兇狠的國有資產流失方式。
如果從廣義的國有資產流失來看,宗慶后家族的錢大部分都是贓款。宗慶后這幾個子女的繼承權糾紛,看似豪門恩怨,實則是分贓不均。
我們等待專班的調查結果。是時候考慮一下隱形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