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特朗普在白宮拋出“50天通牒”:若俄烏50天內未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并對繼續與俄貿易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這場由美國主導的制裁風暴,正把中國、印度等國推向風口浪尖。所謂“二級制裁”,并非直接針對俄羅斯本土,而是拿俄羅斯的貿易伙伴開刀。簡單來說,任何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其對美出口商品可能面臨最高100%的關稅懲罰。
特朗普(資料圖)
這場制裁的設計充滿美式霸權邏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將其包裝為“經濟政策工具”,卻刻意回避關鍵數據——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與俄羅斯的直接貿易額已萎縮至戰前的5%以下。英國《獨立報》尖銳指出,這種制裁本質是“用美國市場準入權要挾他國選邊站”。更諷刺的是,北約秘書長呂特的角色格外矛盾。
作為特朗普口中“最懂配合”的盟友,他不僅在發布會上為制裁方案站臺,還施壓:“中國、印度、巴西必須施壓俄羅斯,否則將面臨嚴重打擊。”這種“逼宮”式表態,與他此前宣稱的“北約應保持戰略自主”形成鮮明反差。
中國的立場始終清晰。外交部發言人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關稅戰沒有贏家。”這一表態背后,是中國在俄烏沖突中始終堅持的中立原則——既未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也未中斷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
俄羅斯的態度更顯強硬。其駐美大使明確表示:“美國的制裁歷史證明,這種手段從未真正解決問題。”俄羅斯不會在威脅下談判。烏克蘭則在積極爭取更多武器援助,呂特透露的“進攻性武器清單”顯示,北約正準備向基輔提供射程達300公里的導彈系統。
特朗普(資料圖)
前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南草坪與媒體記者交流時,針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目標問題作出明確表態。他強調,烏克蘭不應當將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列為打擊對象。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有消息稱,特朗普曾鼓勵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使用遠程武器對莫斯科發動襲擊。
對于美國是否會向烏方提供遠程導彈這一問題,特朗普直接回應“不會這么做”。當被問及是否支持烏克蘭時,他明確表示“不站在任何一方”。此外,特朗普還提出,俄羅斯總統普京需在50天內同意達成停火協議,否則將面臨進一步制裁。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15日披露,特朗普近期與澤連斯基通話期間,曾被指敦促烏方擴大對俄領土的打擊范圍,甚至詢問若美方提供遠程武器,烏軍是否具備攻擊莫斯科及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能力。不過,白宮發言人隨后對此予以否認,稱該報道存在“斷章取義”之嫌。
俄烏沖突久拖未決,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宣稱"24小時內結束沖突"的愿景早已破滅。隨著局勢僵持,特朗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態度也日趨強硬,甚至威脅要加大對俄制裁力度。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紐約時報》援引分析人士和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普京并未因特朗普的施壓而改變策略,反而繼續推進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克里姆林宮內部人士透露,普京認為俄軍在戰場上的優勢正在擴大,烏克蘭的防御可能在未來數月內崩潰。這些匿名消息源還表示,普京認定,除非烏克蘭作出重大妥協,否則當前條件下停火難以實現。
這場由美國挑起的制裁游戲,表面是施壓俄羅斯,實則是把全球多個國家綁上博弈戰車。但歷史反復證明,靠威脅和制裁解決不了問題。俄烏沖突的政治解決之路或許艱難,但任何試圖用霸權邏輯強行“選邊站”的做法,最終只會讓更多國家看清真相,讓局勢更加復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