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航母編隊(包括055型延安艦、052D型湛江艦及054A型運城艦)訪問香港的目的可從以下多維度解讀:強化國防教育與國家認同,直觀展示國防現代化成果:編隊所有艦艇均為中國完全自主研制,其中055型延安艦首次對公眾開放,其信息集成與火力打擊能力被譽為“航母帶刀護衛”,山東艦則展示國產化改進成果(如優化雷達系統與艦載機調度流程),讓香港同胞直接感受國防科技跨越式發展。
深化“一國兩制”情感聯結:訪問時間設在香港回歸28周年慶典后(7月3-7日),延續2017年遼寧艦訪港的“航母外交”傳統。香港成為全球唯一接待過兩艘中國航母且均開放參觀的城市,凸顯中央對香港的特殊重視。戰略威懾與主權宣示,回應區域安全挑戰:編隊此前已完成南海至西太平洋的雙航母實戰化演訓,突破“第二島鏈”限制。此次訪港展示的作戰能力,對企圖擾亂南海及臺海穩定的勢力形成“溫和震懾”。
打破西方軍事存在印象:歷史上停靠香港的航母多為美軍艦艇,中國航母編隊常態化訪港(如2024年海南艦、今年山東艦)實質是爭奪“海洋話語權”,重塑香港市民對國防自主的認知。社會動員與民心凝聚,創新國防教育形式:開放活動中,市民可登艦近距離接觸殲-15艦載機、艦載直升機等裝備,參與國防知識講座。嚴格的實名預約制(1萬張參觀票)確保活動有序,同時增強參與儀式感。
破解安全認知誤區:通過展示長沙艦曾在南海逼退外艦47小時的案例(2024年海南艦訪港時披露),向市民傳遞“強大軍力是民生保障基石”的務實理念。國際信號傳遞:編隊配置體現海軍“全華班”戰斗力(山東艦+國產驅逐艦/護衛艦),既回應“中國軍事威脅論”,也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維護地區和平的負責任姿態35。尤其在與菲律賓海上對峙、美軍“尼米茲”號航母巡航西太的背景下,此次訪問更具戰略平衡意義。
山東艦訪港是“硬實力展示”與“軟聯通”的結合體:對內:以“航母開放”為媒介,破解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的國防認知疏離,將國家尊嚴具象化為可觸摸的甲板與戰機;對外:通過國際都市香港的窗口,傳遞中國海軍“非侵略性崛起”的信號,同時以實戰化編隊無聲回應區域安全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