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東方體育日報》采訪到了已經離任的前上海女足日籍主帥高倉麻子,高倉麻子談到了自己對于中國足球的一些理解。
回顧執教經歷
2022年年底,我帶著“想留下點什么”的想法來到了中國。來之前已經預料到,這里的文化不同,球員情況也不同。現在看來,確實如此。工作中有過不少困惑,但無論球員還是俱樂部工作人員,對我都非常照顧,這也是我一直都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的原因。但最終沒拿出讓人滿意的成績,以這樣的方式半途而廢真的很遺憾。我覺得自己太不爭氣,愧對那些一直關心我的人。不過我也會問自己:我真正擁有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競技體育,結果就是一切。沒有結果,是我的責任。對此我完全接受,并再次感謝所有人。
執教中的困難
我一般不對球員直接說“應該做什么”,而是給提示,希望球員能主動思考著去做。在這一點,我遇到些困惑。俱樂部工作人員建議我,為了能讓球員更容易理解,我應該把要求更清晰地傳達出來。這與我的執教風格不一樣,但去適應中國足球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也做出些改變,結合球員特點去溝通,也會和她們單獨聊天,把要做的事情說得更清楚。
我一直追求不跟著對方節奏走,而是以我為主,力求形成自己的風格。但從“競技體育必須要贏”的角度而言,結果證明了我們還是實力不夠。但球員們確實都很努力去做了,只可惜沒得到應有回報。事情做到一半便戛然而止,對我而言確實太遺憾了。
我覺得中國足球有很大潛力,但需要去做出些改變。中國女足如果不做出改變,甚至可能會逐漸遠離“世界頂級”這個目標。
理念上的差距
我們很需要心理素質強大的領袖球員在這種時候挺身而出,但這樣的球員少了點。她們能努力執行,但比較少地主動直面挑戰。我一直鼓勵她們這么去做,但正像中國同事告訴過我的,說我總想著把道理講給隊員聽。
就像布置戰術,我會很詳細:第一名球員跑到這兒,第二個就去那兒,第三個要站在這兒,第四個要這么移動……我一直努力讓隊員明白我的戰術。但有中國同事告訴我,這么說她們不會明白,也無法理解,直接告訴她們怎么做就行。
我以教練和球員的關系為基礎,用邏輯性的語言向她們講解足球該怎么踢,并希望她們能在比賽中自主做出判斷。如果當時選擇直接的方式可能有更好的結果,但我確實很難做到。
中國球員不夠主動
我剛來這兒的時候發現,球員在熱身前不會先主動活動一下。她們一直站在那兒,直到我說“做這個”“做那個”才開始動。當時我確實有點吃驚。在日本,如果球員來到球場的時間比訓練要求的早一些,他們都會主動先活動身體,或有球或無球,這都早已成為習慣。
現在還是我吹哨子之后她們再開始動起來。但是在訓練中,她們也確實開始主動積極地去思考和判斷了。她們努力了,雖然過程慢了點,但主動邁出的一步,說不定就是未來更大進步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