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溫泉縣國家濕地公園迎來五湖四海的避暑游客。烏云格麗攝
7月8日,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的湖濱生態(tài)園廣場,今夏巴里坤草原之夜電音狂歡季首場演出拉開帷幕。當音樂唱作人劉心穿著厚牛仔連體衣,帶領全場合唱《好幾年》時,鏡頭轉向了觀眾席——臺下的人們穿著長袖、外套甚至沖鋒衣。
“舞臺上的鍵盤手咋穿那么厚?”“巴里坤晚上的溫度到底多少度?”“熱暈在重慶,羨慕新疆的夜。”這場電音演出在視頻號、抖音線上直播,直播間的評論區(qū)里,很多網民的關注點落在了新疆的溫度上。
盛夏時節(jié),熱浪襲來。而新疆北疆部分區(qū)域與南疆山區(qū)則以一片清涼成為避暑旅游的勝地。“北疆地區(qū)處于北緯40°至49°之間,夏季平均溫度多在18攝氏度到25攝氏度之間,加上氣候干燥,地面散熱迅速,晝夜溫差大,夏季溫差可達10攝氏度以上。”新疆氣候中心氣候變化(氣候資源)首席專家王慧說。
避暑旅游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新疆地域遼闊、地形復雜,擁有高山、森林、草原、湖泊等眾多地形地貌景觀,也造就了新疆“一路四季”的獨庫公路、“一山四季”的天山山脈等景觀。“這些獨特氣候旅游資源,為新疆避暑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王慧說。
夏季的清涼氣候是新疆的天然招牌——溫泉縣2018年被授予“中國避暑勝地”國家氣候標志,阿勒泰市、青河縣、伊寧市、尼勒克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和吉木乃縣擁有“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氣候生態(tài)品牌,“民族風情阿勒泰·極致風光喀納斯”路線上榜中國氣象局剛剛發(fā)布的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
從地理位置來看,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部,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地理位置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較小,夏季升溫相對緩慢,多呈現出干燥涼爽的特點。
以康養(yǎng)、避暑著稱的溫泉縣,氣候涼爽,常年無氣候學意義上的夏季,小雨頻繁。6月到8月日平均氣溫10攝氏度到22攝氏度的日數占比達88.5%,平均相對濕度為53.4%,旅游指數和度假指數達舒適級別以上。
伊寧市夏季人體體感舒適以上日數為91.9天,占比達99.9%;尼勒克縣氣候避暑稟賦優(yōu),體感舒適,整個夏季日最低氣溫均小于22攝氏度,氣象景觀豐富,擁有云海、云霧、彩虹、霞光、一山四季等氣象美景;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夏季無高溫悶熱天氣,平均氣溫18.4攝氏度,平均最高氣溫25.1攝氏度,適宜避暑旅游度假。
入選中國氣象局發(fā)布的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阿勒泰“民族風情阿勒泰·極致風光喀納斯”路線包含了阿勒泰市、青河縣的眾多景區(qū)。“在今年氣溫偏高的背景下,喀納斯、禾木、可可托海、白哈巴、草原石城等景區(qū),阿禾公路沿線以及避暑旅游目的地阿勒泰市、青河縣依然涼爽舒適,避暑旅游氣象指數持續(xù)為1級標準(非常適宜),氣象條件全天候適合開展避暑旅游。”阿勒泰地區(qū)氣象臺臺長、高級工程師博爾楠·哈不都拉說。
為更好服務旅游,阿勒泰地區(qū)氣象局在剛通行的阿禾公路沿線設10個自動氣象監(jiān)測點。參考同緯度遼寧省5月出臺的地方標準《避暑旅游氣象指數等級》,對重點景區(qū)全面監(jiān)測,每3天預報一次避暑等級,既方便游客,也為宣傳阿勒泰避暑游提供數據支撐。“游客可通過‘阿勒泰氣象’公眾號等渠道獲取避暑等級信息。我們還要持續(xù)優(yōu)化旅游氣象服務產品,探索推動氣象服務與智慧旅游深度融合,為打造‘世界級避暑旅游目的地’提供氣象保障。”博爾楠說。
新疆清涼魅力引來各地游客
“無論白天多熱,太陽下山清涼就來了;無論外面多曬,進到房子里,都自帶空調效果,身上干干爽爽的感覺太好了。”來自鄭州市的游客張威說,他們一家四口飛抵阿勒泰到酒店是晚上10時,“我家兩個兒子在酒店院子里的草地上瘋跑,孩子們說,這里的風都是涼絲絲的,比家里開空調還舒服,硬是拉著我們在院子里玩到快12點才肯回房間。”
第二天,在阿勒泰市,張威和家人坐著纜車來到將軍山,在冬天滑雪場山頂舉行夕陽派對的地方,看到夏日的日落晚霞。山野露天影院、夕陽派對、篝火歌舞、圍爐烤肉等適合夏季游玩的項目,讓游客盡享清涼的同時,愛上了阿勒泰的夜生活。“阿禾公路開通,給今年阿勒泰市的避暑旅游帶來了新的流量,不少游客都選擇第一天在阿勒泰市歇腳,第二天再穿越阿禾公路。”阿勒泰地區(qū)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政宣科干部謝銀銀說。順應夏季避暑旅游,今年阿勒泰市將將軍山滑雪場從冬季滑雪勝地轉變?yōu)槿隉o休的復合型文旅目的地。
為充分利用“涼”資源,做大旅游“熱”產業(yè),新疆各地巧聚資源,內外兼修發(fā)力。溫泉縣持續(xù)精雕基礎設施,打造免費溫泉泡腳池,勾勒主客共享的旅游新圖景;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借機場通航直飛契機,到山城重慶用情景短劇的方式宣傳避暑游。
在溫泉縣博爾塔拉河國家濕地公園花海區(qū)域,沿著拓寬后的濕地木棧道前行,“百米溫廊”映入眼簾,6個嵌入棧道的觀景溫泉泡腳池整齊排列,可同時容納150人,有效補齊了縣城內“雪蓮花”泡腳池承載能力有限的短板。縣城內還有以“水天結合、展翅翱翔”為設計理念打造的“溫泉之翼”,深入濕地,周邊蘆葦環(huán)繞,7個沉浸式秘境溫泉池隱匿其中,為游客帶來別具一格的體驗。
“來溫泉縣避暑,免費溫泉泡腳,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溫泉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王剛說,今年5—6月接待游客431.24萬人次,自駕游游客占95%,其中疆外游客主要來自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多數以避暑為目的。
7月15日,巴里坤大河機場首航,可往返重慶。7月2日到6日,水豚賣萌、歌舞熱情、新疆主題美食、哈密文創(chuàng)好物等8大精彩活動在重慶觀音橋商業(yè)街輪番上演。在山城重慶,刮起了一陣涼爽而甜蜜的“新疆哈密風”。“在重慶,8月天氣炎熱,很多人會休假出游,我們此次推介就是瞄準這個市場。”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蔡玉嬌說,他們排演了融合巴里坤大河機場首航、精品旅游線路等情景的短劇,讓游客更直觀感受到巴里坤夏季避暑旅游的獨特魅力。
推動旅游產業(yè)向“度假型”轉型
“誰能想到在盛夏,還能零距離‘摸’到冰川,看到冰河。”小紅書網友“花屋里”發(fā)布盛夏去烏魯木齊南山徒步穿越的圖片,引來一眾羨慕。在新疆,還有慕士塔格冰川公園、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冰川公園等夏季也能看到冰川,這些是新疆夏季避暑游中的頂級體驗。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報告,2018年暑期旅游的10億人次中,約有5億人次選擇了避暑游,市場規(guī)模達到5000億元;而到2023年,這一數字進一步擴大至1.2萬億至1.5萬億元。2024年暑期避暑游相關產品增長超1倍,目的地游玩項目豐富化年輕化,避暑旅居市場持續(xù)火爆。
新疆是國內傳統(tǒng)避暑勝地,如何在全國避暑游的萬億市場規(guī)模中分得更多份額?新疆財經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程乙峰認為,避暑旅游目的地打造的路徑邏輯是:以科學認證樹立權威品牌,以好的避暑旅游產品深度留住游客,以文化儀式塑靈魂,以好的體驗提升游客重游和推薦意愿,形成邏輯閉環(huán),實現“涼資源”向“熱經濟”的可持續(xù)轉化。
當前,新疆“避暑旅游目的地”的評定,主要是根據國家、自治區(qū)氣象局的行業(yè)或者團體標準。從行業(yè)認可度而言,避暑旅游目的地作為一個品牌建設,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不像5A級旅游景區(qū)、5星級酒店這類評定方式受到普遍肯定。新疆具有氣候避暑條件的旅游資源豐富,應盡快設立新疆避暑旅游目的地評定標準,依托現有的A級旅游景區(qū)、星級酒店、文明景區(qū)等評定渠道,以文旅部門為核心,多個部門協同在全疆予以評定,并根據相關標準的核心指標,動態(tài)發(fā)布避暑指數,打造權威避暑品牌。
白天在溫泉縣城里免費溫泉泡腳,晚上到民俗村看篝火晚會,感受卡倫文化。“發(fā)展避暑游,必須讓旅游產業(yè)從‘觀光’向‘度假’轉型,服務多日旅居的客人,必須提供更好更實惠的住宿和餐飲以及專業(yè)的醫(yī)養(yǎng)服務,才能讓避暑旅游走得更遠。”王剛說。
程乙峰認為,新疆各地還應當深化“避暑+氣候+康養(yǎng)+旅游”產業(yè)融合,延長旅居消費鏈,將避暑旅游與旅游新業(yè)態(tài)緊密結合,不斷豐富避暑旅游產品供給,增加游客消費市場容量和空間,延長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游玩時間。新疆憑借清涼的氣候資源,通過合理規(guī)劃與開發(fā),使避暑旅游成為經濟發(fā)展新引擎。(王晶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