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最近放了一句狠話:“如果俄五十天內不和烏談判,就讓美國對所有俄國產品加征100%關稅”,這話一出口,那陣仗感覺就像他一句話就能決定全世界的和平走向,口氣大得很。
但話還沒冷,他又宣布要給烏克蘭送“愛國者”導彈和更多進攻性武器,你一邊說要談判,一邊送刀送槍,這到底是逼談還是逼戰?
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他設的這個“50天大限”,正巧外界普遍預測俄軍可能會在60天內發動一波夏季大攻勢,你看這時間,前后腳幾乎對上了,說這是巧合,不如說是刻意安排。
這不像是單純催談,更像是在給一場大沖突提前熱身,特朗普的所謂“通牒”,也許根本不是為了促和,而是給一場更大動靜蓋個“正義外衣”,說到底這場戲最主要是演給誰看的?
不是俄羅斯,更不是烏克蘭,說的是美國自己國內的情況。尤其是那些一直罵他 “親俄” 的人,里頭有黨內的強硬派,有靠軍火賺錢的利益集團,甚至還有北約里擔心歐洲安全的盟友們。
他以前對俄烏戰爭一直不怎么上心,現在選舉要來了,他必須換個劇本給大家看,他一邊高喊“對俄羅斯絕不留情”,一邊加關稅、一邊送重武器,目的就是塑造一個“我強硬,我反俄,我不怕打”的新形象。
再看他給烏克蘭送的是什么?
是美國看家本領的“愛國者”防空系統,這東西可不是擺樣子的,它真能攔截導彈,給俄軍制造實質性威脅,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嘴上也開始“與普京劃清界限”。
他不再喊普京“朋友”,反而說“我對他很失望”,這種話術熟得很,像極了政客在電視上表演“翻臉現場”,就是為了給媒體一個炒作點。
而北約那邊,也跟早就商量好了一樣,秘書長呂特第一時間就跟上了特朗普的步調,開始點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的名,說這些國家還在跟俄羅斯做生意,話里話外暗示他們別再 “腳踩兩條船” 了。
這配合得像雙人舞,明顯就是想打造一個統一戰線的“新強硬聯盟”,結果是,特朗普的“反俄硬漢”人設暫時立住了,國內外輿論也暫時不再追著他不放。
特朗普這邊在臺上大喊“停止戰爭”,臺下還有人幫著鼓掌,但舞臺對面坐著的普京和俄羅斯高層,壓根就不買賬,甚至連象征性的強烈譴責都懶得給。
唯一出來說話的,是嘴炮出了名的梅德韋杰夫,他諷刺說這不過是特朗普搞的政治秀,一點實質意義都沒有,而克里姆林宮的發言人佩斯科夫更是冷靜到冰點,只淡淡地說“我們會研究一下”。
為什么俄羅斯人這么淡定?
因為他們看得很清楚,特朗普這封“通牒”根本就不是封死的命令,反而像是偷偷開的綠燈,這個“50天”的期限太有意思了,剛好卡在外界預測的俄軍夏季60天總攻周期之內。
這意味可能是,你們趕緊動手打,打出個結果來,我好在國內說話,如果烏克蘭頂不住了,特朗普就能說:“我早就發出警告”。
如果還沒分出勝負,他也能說:“我已經對俄羅斯夠狠了,是烏克蘭自己不給力”,說白了不管戰場怎么變化,特朗普都能找到話術自保,一箭雙雕。
再說回制裁這事,川普說要加征100%關稅看起來挺嚇人,但俄羅斯人壓根不怕,過去三年,西方制裁一輪接一輪,幾乎把能制裁的全試了一遍,可俄羅斯經濟不但沒垮,反而在戰時狀態下活得更旺盛。
去年他們GDP還增長了4%以上,軍工廠連軸轉,武器自己造到手軟,國內還實現了物資基本自給,而且他們還從朝鮮拉來了上千萬發炮彈,在火力上遠遠壓過烏軍。
所以俄羅斯現在腰桿硬得很,底氣足得很,經濟方面扛壓力的本事強,戰場上主動權牢牢抓在手里,而且西方那套說來說去的話,它早就聽麻木了,根本不在乎。
他們知道特朗普搞的那點“通牒表演”只是給自己拉票的政治道具,真正的戰場較量不會因為一句話就改變節奏,西方可以在媒體上喊破喉嚨,但在雪地泥地里拼命的,是子彈,不是臺詞。
在這場圍繞俄烏戰爭展開的全球政治大戲里,特朗普可沒忘記“安排”中國出場,他不僅對俄羅斯喊話,還順帶讓北約放了句狠話:哪個國家還敢繼續和俄羅斯做生意,美國就可能對它下“二級制裁”。
這話表面是面向全球,其實劍指誰懂行的一眼就看穿了,說的就是中國,畢竟中國現在是俄羅斯最大的經濟伙伴,無論是能源、機械設備還是技術合作,兩國的貿易早就密不可分。
而美國早就對這點眼紅,也一直想找個機會插手,特朗普這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你要和俄羅斯走太近,我就連你一起收拾,但問題是他真能收拾得了中國嗎?
從現實來看,這種威脅更像是打嘴炮,中國不是小國,不是能隨便“威懾”就乖乖就范的角色,中美之間的貿易體量早已綁定得密不透風,一刀砍下去兩邊都會流血。
從iPhone到醫療設備,從汽車芯片到原材料,美國哪樣不靠中國供應鏈?真要啟動全面脫鉤,美國國內經濟先炸鍋,物價飛漲、資本出逃,選票還要不要了?
所以說,特朗普這番話就像拿核彈做威脅,誰都知道你不敢真按下按鈕,只是做做樣子嚇唬人罷了。
而中國的回應,還是一如既往的冷靜大氣,外交部干脆利落地表態:我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單邊制裁和威脅,中俄之間的正常經貿往來,合法合理、無可非議。
翻譯成人話就是,你想嚇唬誰,我們不吃這套,中國的底線從來都很明確:不站隊、不受人指揮,不論你是誰,美國也一樣,那特朗普為什么明知道中國不會妥協,還要說這些話?
很簡單,他不是在給中國聽,他是在給美國國內那些“反華、反俄、反一切”的鐵桿選民看,選舉年一到,他就得不斷展現自己“強硬”的一面,來刷支持率。
他知道,只要喊打喊殺點名中國,就能在美國右派輿論場上收割掌聲,更何況這番話還順帶能安撫盟友,營造出一種“我在全面圍堵”的大局感,不一定真打,只要氣勢先立住,鏡頭前的形象就算立起來了。
所以,所謂“50天最后通牒”、所謂“中俄脫鉤威脅”,通通不是為了真的結束戰爭,而是特朗普為自己選情設計的政治戲碼,他在一場秀里同時向選民、盟友、對手喊話,把自己打造成“全場出擊”的硬漢角色。
中國只不過被他當成一張背景板,借來烘托氣勢而已,問題是真正的戰場從不靠表演說了算,炮火才是決定勝負的聲音,誰能頂得住壓力,誰就掌握了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