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青少年“四史”學習教育,厚植愛黨愛國情懷,7月18日,鞏義市杜甫路街道安康社區創新教育形式,組織轄區青少年走進鞏義市博物館,開展“學四史 傳薪火 向未來”主題研學活動,通過沉浸式學習體驗,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讓紅色基因根植青少年心田。
專題學習悟初心 紅色教育潤無聲
在“四史”教育專題展區,社區特邀博物館講解員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系統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從南湖紅船的星火初燃到改革開放的春潮涌動,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故事讓青少年深刻感悟紅色政權的來之不易。活動現場設置的互動問答環節,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深化了孩子們對“四史”知識的理解。
實地參觀感崢嶸 薪火相傳育新人
在專業講解員引導下,青少年們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通過青銅器銘文、革命文物等珍貴展品,引導青少年在歷史長河中追尋黨的奮斗足跡。一件件飽經滄桑的革命文物,一張張泛黃的歷史照片,都在訴說著那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孩子們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家鄉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在“我想對黨說”留言墻上寫下的真摯話語:“我要做黨的紅孩子”“永遠跟黨走”,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對黨的赤誠之心。
非遺體驗傳匠心 紅色文化煥新顏
社區創新性地將“四史”教育與非遺傳承相融合,特別設計了投壺體驗環節,活動現場,投壺器具整齊有序地排列著,仿佛是一群忠誠的衛士,靜靜地守護著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活動中,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投壺這一傳統游戲的歷史淵源和規則。隨后,青少年們分組進行投壺比賽。大家手持箭矢,全神貫注,有的姿勢優雅,有的略顯緊張,但都沉浸在投壺的樂趣之中。每一次箭矢投入壺中的瞬間,都能引發一片喝彩,青少年們展現出蓬勃的活力,充滿了好奇與興奮,整個活動充滿了歡聲笑語。
此次研學活動通過“專題學習+實地參觀+實踐體驗”的模式,打造了一堂行走的“四史”教育課,得到了家長和青少年的一致好評。家長們紛紛表示,這種沉浸式、體驗式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紅色文化熏陶,真正實現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作者:李揚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