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戰火紛飛的抗戰歲月中,抗日志士們將對親人的思念、叮嚀、溫情付諸筆端,寫成一封封充滿愛的家書。他們用樸素的語言傳遞信息、寄寓親情,更抒發了赤膽忠心和家國情懷。
林暉家書
林暉(1921-1945),又名林正富,江蘇丹徒人,中共黨員。1940年參加新四軍,隨部隊轉戰南北。1945年9月在浙江吳興攻打日偽軍據點時壯烈犧牲,葬于湖州郎部公墓。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收藏了林暉烈士寫給父親的一封抗戰家書,僅一頁紙(長19.2厘米、寬13.5厘米),用鋼筆正反兩面書寫,字跡密密麻麻卻清晰可辨。
家書寫于1945年5月14日安徽廣德,當時,中國正面臨著光明與黑暗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選擇時刻。林暉在信中勸父親“不要把國民黨、蔣介石、中央軍放在腦子里轉,靠他們是靠不住的”。在家書中,林暉告訴父親,共產黨領導的政府是解放全人類的,今天中國只有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及根據地地方軍、民兵基干隊和廣大老百姓才能擔任抗戰反攻的任務,才能真正使廣大窮苦人民翻身過上幸福的生活。這充分展示了林暉既是一個勇敢的戰斗員,也是一個共產主義宣傳員的光輝形象。
這封家書雖然紙張已經泛黃、破舊,其中有一些錯字、別字和異體字,卻語言樸實、情感懇切,讀后令人為之動容。
吳詠湘家書
吳詠湘(1914-1970),湖南湘陰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轉戰湘鄂贛地區,1938年任新四軍第1支隊1團2營營長,隨支隊進入蘇南地區開辟茅山根據地。他先后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0年因病去世,時年56歲。
吳詠湘1943年寫給岳父母的第一封信,寄自高郵。1942年吳詠湘與朱虹在戰火中結婚,在動蕩的環境中,由于聯系不便,在結婚前未能征求岳父母的意見,婚后特寫信向岳父母說明結婚的事,懇請岳父母諒解,表達了深深的歉疚之意和對長輩的尊重。
在信中,他用隱語介紹了自己與朱虹“同店謀業”“入本店足十三載”“現稍微成就”,也就是說他1930年參加革命,現在正擔任高寶分區司令員。此信讀來雖然樸實無華,字里行間卻強烈透露出當年時局的艱難困頓和革命者前行的不易。
記者 | 侍文
編輯 | 張玥
校對 | 余錫龍
審核 | 張瑋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