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的今天,環保產業正以蓬勃之勢成長為朝陽領域,而技能型環保人才的缺口,讓職業院校的價值愈發凸顯。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我國第一所環保類公辦高職院校,便在這一浪潮中,以扎實的就業工作為學子鋪就了一條從校園到職場的通暢之路。
這所學校的就業服務,早已形成一套科學而細致的體系,從訪企拓崗到精準幫扶,長沙環保職院將就業工作滲透在每一個環節。就業指導團隊由就業指導教研室專家、畢業班輔導員、專業教師組成,為畢業生提供專業的就業指導。
更貼心的是,這些教師還會給學生“畫像”分類:升學的,獲得針對性的學歷提升指導;謀就業的,得到崗位匹配分析;暫未明確方向的,被引導規劃職業路徑;而就業有困難的學生,更能享受“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的幫扶,建檔立卡畢業生只要有就業意愿,總能找到適合的崗位,這份兜底的溫暖,讓每位學子都能踏實前行。
光有指導還不夠,崗位才是硬道理。長沙環保職院在“找崗位”這件事上,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理念落到了實處:招聘會一年能辦152場,2400余家企業帶著誠意而來,平均每位學生能收獲4.6個崗位選擇,這機會可不是哪兒都有。
就以該校最近舉辦的2025屆供需見面會為例,220多家企業從湖南、廣東、上海等省市趕來,一口氣拋出7200多個崗位,當場便有近千人與企業達成初步意向。
學校的老師們從未停下為學子拓崗的腳步。校長、書記帶頭走進企業,二級學院的負責人化身“聯絡官”,一次次上門對接,既摸清企業對人才的具體需求,也把學子的優勢精準傳遞。這種“點對點”的對接,讓崗位供給更對“胃口”。而校企合作的深度,更讓“入學即入崗”成為現實——與長三角、珠三角以及長株潭地區的500多家環保企業攜手,搭建起產業學院、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等平臺,學生一入學就等于半只腳踏進企業大門,畢業直接上崗,這“招生即招工”的模式,誰聽了不心動?
學校還特別鼓勵學生“接地氣”,把課堂搬到田野里、工廠中。組織環保科普、暑期“三下鄉”、污染源調查,讓學生在實踐中練本事。就拿那些特色活動來說,“就業關關過”講座教你避坑,“學長學姐說”沙龍分享經驗,還有職業素養訓練營、創新創業大賽,這幾年光省級以上的創新創業獎就拿了52個,扶持學生辦起33家企業,其中還有銷售額過億的“黑馬”,這份成長的多元性,打破了大家對職業院校的固有想象。
如今,環保產業的藍海持續擴容。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也表明到2025年環保產業年收入增速不低于10%,各行各業都要綠色轉型,缺的就是懂技術的環保人才。長沙環保職院培養的懂技術、能實操的環保人才遍布全國,從北京、上海、廣東這些發達地區的監測站、環評公司,到北控水務、光大集團這些行業巨頭,都能看到長沙環保職院學子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連續五屆都是湖南省就業創業工作優秀單位,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還高。想深造的話,專升本路子也寬,2023年、2024年分別有310名、338名學生考上本科。
選擇一所學校,終究是選擇一種成長的可能。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用實打實的就業數據、貼心的幫扶措施、優異的就業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在這里,學到的是環保產業的硬核技能,收獲的是面向未來的踏實底氣——無論想早日扎根職場,還是立志在環保領域深耕,這片沃土都能讓理想落地生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