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創新材料利用填充石蠟的管道來吸收和釋放熱量,從而降低暖通空調(HVAC)的能耗。
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建筑材料,可能會徹底改變建筑維持舒適溫度的方式。
受野兔和大象具有熱調節功能的耳朵啟發,該團隊創造了一種水泥基材料,其中嵌入了一個由微小通道(或稱脈管系統)組成的網絡,通道內填充了石蠟。這種結構使得該材料能夠被動地加熱或冷卻墻壁、地板和天花板等表面。
該研究旨在解決建筑物巨大的能源需求問題,建筑能耗占全球總能耗的近40%,其中約一半用于供暖或制冷。
“從建筑學角度看,建筑物擁有大面積窗戶看起來很美觀,但這也會導致隔熱性能下降,”該研究的合著者、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的本科生瑞瑟姆·奧桑(Rhythm Osan)說。
“在理想情況下,建筑物不會損失任何熱量,但從現實的可建造性角度來看,熱橋效應、管道空氣滲漏、材料性能和接縫細節等問題總會導致一些熱量損失?!?/p>
團隊沒有試圖對抗熱量流失的現實,而是決定將建筑表面本身轉變為主動的溫度調節器。
石蠟與混凝土如何協同工作
這項創新在于將特制的聚合物基體與混凝土結合,在材料表面內部形成一個脈管系統。這個內部網絡隨后被填充石蠟,這是一種相變材料(PCM),類似于蠟燭中所用的物質。
相變材料非常適合此應用,因為它們在固液相變過程中會吸收和釋放熱量。當溫度下降、石蠟凝固時,它會釋放熱量。當溫度升高、石蠟融化時,它會吸收熱量 —— 從而產生冷卻效果。
“我們之前曾將石蠟基材料用作自溫混凝土的相變成分,因此我們知道它是一種可靠、天然的物質,能夠影響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表面溫度,”該研究的合著者、德雷塞爾大學先進基礎設施材料(AIM)實驗室的研究科學家羅賓·德布(Robin Deb)博士說。
“對于此應用,我們選擇了一種熔點約為18攝氏度(相對較低)的相變材料,以測試其在寒冷氣候下的有效性。但這個系統也允許定制相變材料,使其在更溫暖的氣候中同樣有效?!?/p>
這個概念類似于人類和動物調節體溫的方式。“看看我們的循環系統是如何用來調節體溫的,”該項目負責人、副教授阿米爾·法納姆(Amir Farnam)博士詳細闡述道。
“當天氣炎熱時,血液流向體表 —— 我們的臉可能會有點紅,并通過腺體開始出汗,這通過相變過程(汗液蒸發)來冷卻我們。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自然過程,我們希望在建筑材料中復制它?!?/p>
測試受生物啟發的混凝土
為了測試他們的設計,研究人員制作了多個水泥樣本,每個樣本的通道圖案和排列方式都不同:單通道、多通道、平行、對角線和菱形網格。通道厚度從3毫米到8毫米不等。
然后,他們將通道填充石蠟,并進行測試以評估樣本的機械強度和減緩溫度變化的效果。在各種設計中,菱形通道網格在強度和熱性能方面表現出了最佳的組合效果。
該版本在調節表面溫度的同時承受住了拉伸和壓縮試驗,能夠將升溫或降溫速度減緩每小時1至1.25攝氏度。
“我們發現,更多的脈管表面積等同于更好的熱性能 —— 這或許并不令人驚訝。這一觀察結果類似于大象和野兔耳朵的生理結構,它們包含大面積的脈管系統以幫助調節體溫,”德布表示。
“我們相信,我們的脈管材料可以在建筑物中發揮類似作用,幫助抵消溫度變化,并減少暖通空調為維持熱舒適度所需的能源消耗。”
邁向更強、更智能、更環保的建筑
盡管存在中空通道,這種材料仍保持了足夠的強度以供實際使用。添加細骨料提高了其耐久性,且不影響脈管系統。
“雖然這項研究旨在展示概念驗證,但這些結果很有希望,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法納姆說。
“這既證明了這種方法在調節水泥基材料表面溫度方面的有效性,也展示了一種生產此類材料的簡單且經濟高效的方法。通過進一步的測試和規?;覀兿嘈胚@有可能為眾多改善建筑能效的持續努力做出重大貢獻?!?/p>
接下來,該團隊計劃嘗試使用不同種類的相變材料、替代的通道設計以及更大的建筑材料樣本。這些試驗將在更長的周期內和更多樣的環境條件下進行,以評估長期性能。
該研究發表于《建筑工程學報》。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