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最近發文,對美國喪失全球軍事領導權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作者認為,在軍備競賽中,美國開始讓位于中俄。在五角大樓未能改革裝備采購體系前,特朗普應緩和與大國的關系。美國當前面臨危急的現實,那就是無力進行持久作戰。
文章說,上周美國慶祝了建國249周年,特朗普到處炫耀:通過了有爭議的財稅法案,對伊朗實施了空襲,摧毀了后者的核計劃。對于許多美國人,這是經過多年不確定性后國家重返世界巔峰的象征。高峰是特朗普成功打擊了伊朗,摧毀了其核能力,還避免了美國在中東陷入大規模軍事干預的陷阱。
現實是一切更加撲朔迷離。特朗普的空襲的確削弱了伊朗研制核武器的能力,讓其倒退了幾年。但只要以色列繼續挑釁伊朗及其在這一地區的代理人,不清楚特朗普是否能保證美國不會陷入戰爭。不久前的空襲,盡管表面上取得了成功,實際上卻暴露了美軍的弱點,美國沒有足夠的武器實施持久作戰。
例如,B-2隱身轟炸機使用美國最大的常規炸彈13噸重的GBU-57 MOP打擊了伊朗核計劃的加固設施。美國軍火庫中總共只有19架B-2,更糟糕的是,在特朗普空襲前,美國總共只有20枚GBU-57。空軍使用14枚打擊了伊朗兩個目標,僅剩6枚。生產這20枚炸彈花費了十幾年,GBU-57的生產線已經停產,五角大樓正在等待美國國防承包商關于下一代鉆地彈NGP的合同建議。這表明,如果特朗普未來想再次打擊伊朗,攻擊其深埋地下的加固軍事目標,他會發現沒有彈藥了。
這并非美國軍事實力唯一的缺口。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和它的造船廠一樣,無法完成任務。北約也好不到哪兒去,北約秘書長呂特確認,盡管俄羅斯的GDP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但俄三個月生產的東西,整個北約用一年也生產不出來。
如果美國與經濟總量占世界次席的中國相比,其工業能力將面臨更加恐怖的場景。特別是中國造船廠的生產規模令人震驚。一家中國國營造船廠生產的噸位,超過二戰期間的整個美國。
中國和俄羅斯是如何超越美國的?中國國防工業的生產呈爆炸性增長,引起了外國用戶濃厚的興趣。不久前4天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的中國生產裝備勝過了印度的西方昂貴戰斗機和導彈,許多全球南方國家對中國的系統興趣猛增。中國國防工業在境外的生意越多,就能生產更多的先進武器。
不久前12天的以伊沖突中,以色列消耗了數量不詳的防空系統抗擊伊朗的導彈攻擊。這一次,據專家評估,以色列用光了“鐵穹”儲備。特朗普調停這場戰爭的原因,他最清楚,以當時的使用速度,美國和以色列都無法保持“鐵穹”和相關防空系統的防御,美國和以色列的國防工業基礎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這只是美國軍方面臨更危機的冰山一角。當前的設備老舊,數量削減;五角大樓試圖采購的新系統,離實現過于遙遠,十分昂貴,且最終將面向過去的戰爭。俄烏沖突表明,無人系統革命是軍事上最大的突破。
但是,美國在繼續向老舊系統投入資金。五角大樓繼續堅持需要1萬億美元研制第六代戰斗機F-47,或更老的航母,或新版主戰坦克。所有這些系統是為二十世紀的沖突研制的,而俄烏沖突直觀地表明,二十一世紀的戰爭應是什么樣。
美國想怎么慶祝對伊朗的勝利都可以。但在現實改變采購過程之前,華盛頓應該避免近期與真正大國對手的現實沖突。總的戰略構想要向新的現實戰場轉變,無人系統和遠程武器要占據主導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