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高盼成 通訊員 王渭)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豐收集結號》特別節目中,華山戲法第五代傳承人李昱磐的華山戲法表演,一展非遺文化風采,受到臺下觀眾的青睞,贏得了掌聲和稱贊。這是他帶著華山戲法登上央視《星光大道》節目后,再次在央視舞臺亮相。
李昱磐首先展示的是華山戲法的經典“空手變物”,只見他的雙手在鏡頭前輕輕一合,再緩緩展開時,掌心里已托著一串顆粒飽滿、果香濃郁的葡萄。這手傳承自師門的“果蔬戲法”,既藏著指尖翻轉的巧勁,又讓被譽為“中華名果”的葡萄更顯靈動;他演唱的秦腔版《上春山》,將秦腔特有的蒼勁唱腔融入旋律,唱出了黃土高原的壯闊與春山的生機;隨后他表演的華山戲法“金鐘罩三丹”“通天繩”內藏華山戲法“虛實結合”的精髓,指尖翻飛間全是老祖宗傳下的智慧,讓觀眾連連稱奇,也讓陜西省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國觀眾面前煥發新彩。
李昱磐在節目中坦言,“能把家鄉的好東西、老手藝帶上央視,特別自豪!”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表演,讓更多人知道家鄉不僅有豐富的農特產,更有唱不完的秦腔,還有看不夠的華山戲法。他想讓更多人看到傳統的華山戲法能夠走上時代新舞臺,讓傳統文化能夠走得更遠、被更多人喜歡。
據了解,華山戲法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早起源于華山道觀,創始人相傳是道家先祖呂洞賓。它是中國傳統戲法的重要分支,依托華山深厚文化底蘊發展至今,以手法細膩、變幻莫測、表演節奏慢、講究“口彩相連”為特色。表演形式涵蓋古彩戲法、手彩戲法等多種類型,經典節目有羅圈獻彩、金鐘罩三丹、通天繩、三仙歸洞等。李昱磐作為華山戲法第五代傳承人,他積極參加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和公益演出,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華山戲法,對傳承和推廣這一傳統的民間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