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刷盤子都比國內掙得多!”當紅京劇演員齊淑芳在1988年帶隊赴美表演《智取威虎山》,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后,齊淑芳卻放出這一狠話,表示自己與全團30名成員要留在美國。
這一消息傳回國內,媒體紛紛指責她背叛國家,曾經的榮耀化為鋪天蓋地的罵名。如今82歲的齊淑芳卻悄然回國養老,爭議比當年更兇,無數網友對她痛罵。
當年她帶去30人滯留美國,是背叛還是遠征?那些隨她而去的人人,最終又落得怎樣的結局?
梨園世家走出的京劇新星
1944 年,齊淑芳出生于上海的一個京劇世家,她的祖父齊甲成是清末名角,在京劇界頗具聲望;哥哥齊英才曾任上海京劇院副院長,在京劇領域貢獻卓越;嫂子張美娟更是被譽為 “武旦皇后”。
4 歲時,齊淑芳就踏上了學藝之路,她每日天未亮便起床練功,無論是壓腿、下腰,還是學習唱腔、身段,都學得有模有樣。
12 歲時,齊淑芳迎來了人生中的首次登臺演出,她在《四郎探母》中的精彩表現,讓坐在觀眾席中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對她贊不絕口,驚嘆道:“此子未來成就不在我之下!”
16歲那年齊淑芳為中南海獻演《三戰張月娥》,毛澤東親自修改劇本,周恩來更是直夸齊淑芳在京劇方面有前途,是個好苗子。
上世紀 70 年代,齊淑芳迎來了演藝生涯的高光時刻,她在京劇電影《智取威虎山》中成功塑造了 “小常寶” 這一經典角色,電影上映后,紅遍大江南北,齊淑芳演唱的《堅決要求上戰場》等唱段更是傳唱不衰,“小常寶” 也成為了她的代名詞。
憑借這個角色,齊淑芳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京劇演員,收獲了無數觀眾的喜愛與贊譽。
臺上齊淑芳飾演的“小常寶”颯爽英姿,臺下的齊淑芳卻對樂團指揮龔國泰動了心,后來為了讓齊淑芳專心排新戲,龔國泰主動提出暫時不要孩子,甚至默默陪她忍痛流產。
那時的齊淑芳,是京劇界的 "天選之女",報紙上天天登她的劇照,觀眾為了搶她的演出票,能在劇院門口排整夜隊。可誰也想不到10 年后,被掌聲和榮譽包裹的齊淑芳,會做出讓整個行業震動的決定。
30人集團滯留美國,震驚全國
1988 年,齊淑芳帶隊赴美表演《智取威虎山》,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美國觀眾的熱烈掌聲。然而演出結束后,44歲的齊淑芳突然從幕后走出,向所有人宣布自己與全團 30 余名成員選擇留在美國,弘揚國粹。
當時的演出團,是上海京劇院的 "王牌軍",有唱老生的李松年,武旦張美娟,還有剛獲全國青年演員獎的小生王磊,他們都是齊淑芳手把手帶出來的徒弟,有的甚至全家人跟著她去往美國。
這一消息傳回國內,媒體紛紛指責她 “背叛國家”,部分同行和觀眾也對她破口大罵,齊淑芳曾經的榮耀瞬間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鋪天蓋地的罵名。
龔國泰是最后一個知道消息的,齊淑芳的越洋電話打過來,卻是齊淑芳用冷漠的聲音通知他自己要離婚。
后來有人說齊淑芳是早有預謀,在巡演前三個月,她就讓在美國的親戚幫忙聯系住處,還有人說,是因為團里有人舉報她 "搞特殊化",齊淑芳賭氣才選擇離開的。但最傷人的,是齊淑芳在面對記者時說,在美國刷盤子都比國內強。
這話像針一樣扎在國人心里,那時國內演員月薪普遍不到 100 元,而美國餐館洗盤子一小時能掙 5 美元,可大家氣的不是錢,是齊淑芳曾在中南海說 "要為京劇奮斗一輩子",如今轉頭就把 "國粹" 當成了滯留美國的借口。
齊淑芳在美國的逆襲之路
齊淑芳留在美國后,30 個人擠在紐約唐人街的兩間地下室,白天找工作,晚上在社區中心排練,在街頭賣藝卻被嫌唱得不如流行歌好聽。
最慘的時候,他們在中餐館刷廁所,在街頭給人畫肖像,也扛過煤氣罐,手上磨出了的厚厚繭子,再也握不穩當年那桿銀槍。有人受不了在美國的艱苦生活,偷偷回了國,卻發現京劇院早已沒了他們的位置。
1990 年,轉機出現了,華裔鋼琴家殷承宗偶然看到齊淑芳的演出,對她說京劇要讓洋人懂,得先懂他們的審美。在殷承宗的幫助下,齊淑芳開始 "改造" 京劇,她把芭蕾的托舉融入武戲,用英文翻譯唱詞,還在《白蛇傳》里加了鋼琴伴奏。
1992 年齊淑芳在林肯中心演出,暴雨里 3000 個洋人撐著傘看完,謝幕四次還不肯走。1995 年,齊淑芳獲了美國傳統藝術最高成就獎。頒獎禮上,齊淑芳穿一身紅戲服,用中文說:"我帶的不是京劇的殼,是魂。"
爭議也跟著來,國內的老藝人罵齊淑芳 "糟蹋國粹",說她把《三岔口》改成美國西部片;而美國媒體卻夸她 "創造了新藝術",她收的外國徒弟里,有跳現代舞的,有練體操的,他們翻跟頭比京劇演員還高,卻唱不出 "韻"。
面對國內外對她的爭議,齊淑芳也只能笑著回答,她的表演能讓老外鼓掌,值了!
晚年歸國引爆新爭議
2008年齊淑芳首次回國,在上海機場被記者圍堵質問“后悔嗎?”面對鏡頭,齊淑芳說自己永遠是中國人,自己把京劇帶到了百老匯,演了 1200 多場,不算丟中國人的臉。
但網友的罵聲從未停過,有人翻出 1988 年的報紙,說她是叛徒,帶走的不僅是演員,是京劇的半條命";也網友翻舊賬:“當年為了名利而拋棄國家和丈夫,如今養老想起祖國了?”,不過也有人替她說話:"現在抖音上那么多老外唱京劇,不也有她當年的功勞?"
如今82歲的齊淑芳定居上海,住在離京劇院不遠的老小區。每天清晨五點,她還是會在小區花園里練功,動作不如當年利索,卻依舊一絲不茍。有年輕人來找她學戲,她分文不取,只是要求 "每天必須唱半小時傳統戲"。
37年過去了,京劇還在,而齊淑芳最終在年老時選擇回歸祖國,她身上究竟是“叛徒”還是“先驅”的標簽呢?她當年留在美國的選擇,究竟是背叛還是遠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