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若有一戰,美國到底能撐多久?美國的真實水平是否和我們所想的一樣?五角大樓前顧問、美國陸軍退役上校給出了一個真實的數字,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8日消息,五角大樓前顧問、美國陸軍退役上校大哥拉斯·麥格雷戈在社交平臺X上發了一篇帖子,呼吁美國停止向他國供應武器。
他說美國的彈藥庫存正在耗盡,他稱 “非常可靠的消息來源告訴我,我們用于防御和攻擊的導彈大約可以維持8天,我們可以在為期8天的戰爭中作戰,之后我們將不得不使用核武器”。
這也就是說現在中美之間若有一戰的話,那么美國最多能撐8天?這個數據是否真實呢?
這個數據實際上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因為7月初美國國防部以“庫存審查”為由,暫停向烏克蘭運送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155毫米榴彈炮炮彈、 “地獄火”導彈等關鍵武器。
彼時美媒就傳出了美國武器彈藥庫存不夠的說法,當媒體記者詢問特朗普為何暫停向烏克蘭援助武器時,特朗普竟然說自己不知道美國已經暫停了向烏克蘭援助武器一事。
但當初的命令實際上是美國國防部長赫格賽思下達的,經過這一番烏龍事件,特朗普于7月7日又宣布恢復對烏武器供應,7月10日首批155毫米榴彈炮彈藥和精確制導火箭彈恢復運輸。
當初赫格賽思為何下令暫停對烏武器援助呢?或許真的和美國的彈藥庫存數量有關,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來。
第一,俄烏戰爭打了3年,美國對烏武器援助了3年。根據網絡數據顯示,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美國庫存的愛國者導彈總量約為4000枚左右。
2022年美國愛國者導彈的年產能約400枚,2023年該導彈的年產量達到了450枚,2024年創歷史新高來到500枚,2025年他們的目標是850枚到880枚。
而美國每年平均向烏克蘭提供375枚,另外再加上美國每年要退役的導彈數量,以及向其他地方售出的導彈數量,美國本土實際上所存的導彈數量可能只剩下1300枚左右。
第二,近年來中國加強了對兩用物項尤其是稀土的出口管制。2024年中國對7種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加強了對稀土開采、加工和出口的管制。
中國隊釤、鏑、鋱等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直接切斷了美國軍工供應鏈的“命脈”,釤鈷磁體是制造愛國者導彈導引頭的關鍵材料。
2024年因釤鈷短缺導致洛克希德·馬丁生產導彈的工廠停工兩周,直接影響了120枚PAC-3 MSE導彈的交付。
直到現在中國對軍用稀土的管控一直還是很嚴格,這不僅拖慢了美國軍工的生產效率,更是導致美國的武器彈藥入不敷出。
第三,美國開始改變自身對其盟友軍事援助的方式。7月14日北約秘書長呂特在白宮會見特朗普,雙方確定了歐洲國家從美國購買武器彈藥來援助烏克蘭的方式。
這一援助方式的轉變表明,美國不再以“放貸”的模式直接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而是要求歐洲國家以即買即付的方式,向烏克蘭援助武器彈藥。
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減輕美國自身彈藥庫存的壓力,二是可以把空頭支票變現。現在是美國不反對各國援助烏克蘭,援烏可以但是得各國自己掏錢從美國的軍火商手里買,美國的庫存是不會再動了。
所以從上述三個方面來看,美國目前庫存的武器彈藥確有可能只夠維持8天時間的,如果中美真的在此時爆發戰爭的話,美國也還真有可能撐不過8天時間。
這一方面是源于美國自身彈藥庫存與生產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源于中國飽和式火力覆蓋的壓力。不過美國撐不過8天并不意味著在第8天以后,美國就無還手可能,畢竟美國還有許多戰略核武器。
很多人認為中國要想超越美國,那么中美之間就必有一戰,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美國對自己的實力心知肚明,他們現在甚至都不敢親自下場,更別說先對中國開第一槍。
殘酷的戰爭只會爆發在強者與弱者之間或者弱者與弱者之間,而不會爆發在強者與強者之間,這點經得起考證也耐得住推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