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合照,往往比千言萬語更能說清“江湖地位”。
體育圈,更是一直拿成績說話。
近日,中國郵政舉辦的國乒主題活動上,一張全員合影悄然引發熱議。
正值當打之年的王楚欽靠邊站,而王曼昱的站位更為靠右。
在整個教練組選擇突出運動員,紛紛往后站,且王勵勤不占中心位的情況下,誰實至名歸站到了C位?
01
與以往一樣,美國大滿貫賽后,國乒各位主力進入了調整期。
但隊伍里從沒有閑人一說,即便是休息日,隊員們也常需要參與各類推廣活動。
據悉,國乒與郵政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
想必不少高考生都收到過印有國乒選手形象的快遞。
而此次是雙方戰略合作續約的發布活動。
活動當天,國乒陣容堪稱全員集結。
上至王勵勤與教練團隊,就連傷后久未露面的總教練李隼都親自到場。
下至主力隊員,也悉數現身。
不過稍顯遺憾的是,活動前一天傳聞會出席的男隊五大主力,現場并未全員到齊。
要知道,女隊世界排名前五的席位,早已被孫穎莎等國乒選手牢牢占據。
而男隊的世界排名中,第三名的雨果、第四名的張本智和格外扎眼。
此次現身活動的林高遠,當前排名則在第29位,對比之下更顯男隊競爭格局的微妙。
而從雙方續約消息發布的那一刻起,各位選手在體壇的真實地位便悄然顯現。
國乒來了9位隊員,卻只有4位能在臺上見證,那就是:
奧運冠軍王楚欽、孫穎莎、王曼昱以及世界冠軍林詩棟四人。
上臺后,王勵勤穩穩站在中間。
離他最近的則是莎頭。
從成績出發,二人的確代表著國乒男(女)線的最高水平。
隨后的封套設計環節,也只有三位奧運冠軍可以上臺。
頭、莎、曼三人在拍攝時也擺出了自己的經典握拍手勢。
三人還分別對高考學子送上了祝福。
不過,林詩棟、梁靖崑等六人參加了郵票設計環節。
這個環節結束后,本次活動也就結束了。
其實,從9位主力被邀請上臺參加的環節不同,就不難看出他們在體壇的真實地位。
而大合照環節,更是將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02
與多哈世乒賽賽后合照一樣,國乒選擇突出運動員。
這次,王勵勤并沒有站在C位,肖戰、王皓等人也都位后排。
而沒有上過奧運會的林高遠、王藝迪、蒯曼、陳幸同等人則是站到了第一排的角落。
林詩棟作為目前的男隊二號則站到了與王楚欽對應的位置。
畢竟他19歲就登上了世一的寶座,潛力無限。
但不能忽視他目前還沒有三大賽的獎杯這樣的事實。
要知道,王楚欽2019年第一次參加三大賽就能和龍隊捧得男雙冠軍獎杯。
而這次的站位中,王楚欽的位置也離王勵勤更近。
都說“從此在大場面,我不再站旁邊。”
出戰東京奧運會時,作為替補球員的王楚欽還站在后排。
最終,他也沒能和王曼昱一樣得到上場的機會。
且2021年,他的最高排名僅位列第12。
不過,大頭在2022年的幾次比賽中抓住了機會。
那年10月的WTT澳門冠軍賽,他連勝雨果、奧恰、小莫、馬龍和小胖等五位世界前10,拿到冠軍。
同月的WTT新鄉世界杯的決賽球臺上,僅剩下他一位選手。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戰勝了來勢洶洶的張本。
2023年,他還獲得了亞運會四冠王的稱號。
到了出征巴黎時,他在站位中已經到了中間。
雖說大頭因球拍和肩傷等原因,止步奧運會男單第二輪。
慶幸的是,他在新周期逐漸站了起來。
今年,他參加了6站比賽,其中榮獲4個冠軍。
其中就包括亞洲杯和世乒賽這樣分量極重的冠軍獎杯。
而這次在美國的大滿貫更是上演了多哈的劇本,他在獨守全區的情況下捍衛了國球的榮耀。
所以,在馬龍和樊振東退出世界排名的情況下,他真的算得上男隊的第一人。
就如央媽所說:
“25歲領軍中國男乒。”
再看他右邊的王曼昱。
論9大賽的進度,他已經完成了一大半,僅差世界杯與奧運會金牌。
2018 年,19歲的她還是隊里的小將,就在亞運會女單賽場力克陳夢,一舉奪魁。
都說內戰一切皆有可能,而乒乓球在國內的比賽更是充滿了變數。
就如龍隊所說,世界冠軍不難拿,全國冠軍才難拿。
也是在這一年,她又戰勝大滿貫得主丁寧,將全錦賽女單冠軍收入囊中。
2021年的世乒賽上,她自進入8強后,僅連續遭遇三位隊友。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王曼昱絕地求生殺出重圍,以22歲的年紀首次奪得三大賽女單金牌。
也是這一年,她還拿到了全運會的女單金牌,含金量極高。
2023年的亞錦賽,她依舊在8強后連續遭遇三位對手。
隨著她接連戰勝陳夢、王藝迪和孫穎莎,她再添一枚“拼圖”。
而在今年,她于亞洲杯的決賽零封莎莎。
再加上2024年WTT總決賽的女單金牌,她的進度變成了7/9。
因此,即便尚未拿到奧運單打資格,她在其他頂尖賽事中積累的過硬成績,也早已讓其躋身世界女子乒壇的第一梯隊,實力不容小覷。
那她為何還會靠邊站呢?
這就不得不提站在王勵勤左邊且穩穩位于C位的孫穎莎了。
“萬分女王”一詞就是來形容她的。
2017年6月,不滿17歲的孫穎莎聯想日本公開賽。
誰也沒有想到,她能贏了陳夢等人,拿到女單冠軍。
隨后的成都站中,她僅輸丁寧,成功拿到亞軍積分。
21天實現空降第十的情況在國乒史上都極為罕見。
更讓人贊嘆的還是,莎莎都沒當過P卡,直接彎道超車上奧運。
那個周期,她幾乎完全壓制住了伊藤美誠。
而自2022年登頂世界第一后,她更是實現了157周蟬聯的好成績。
這背后都是她持續地、超高的競技狀態加持。
期間,她還和王楚欽拿到了混雙項目的大滿貫。
如今,手握4個三大賽單打金牌的她也成為了現役第一人。
就如馬龍所說:
“你只有拿到了三大賽的單打金牌,才能被認可。”
王曼昱雖然9大賽進程比孫穎莎快了一些。
但她那1個三大賽單打金牌的成績與莎莎的4個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看,是孫穎莎領跑女隊。
此外,王楚欽也只奪哈世乒賽男單金牌這一個三大賽冠軍。
這也就可以理解三人同為奧運冠軍,為何孫穎莎能站C位,二人則靠邊站了。
結語
從東京替補到巴黎主力,從追趕者到領航者,王楚欽、王曼昱的靠邊站,不是退讓,而是對 更強者的認可。
孫穎莎 C位,不是偶然,而是157周世界第一、4 枚三大賽金牌堆出的底氣。
國乒的合照從不說謊,它藏著最樸素的道理:
競技體育里,所有的站位都是實力的倒影。
而真正的強者,永遠在別人追趕的方向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