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期報道,五角大樓近期向日本和澳大利亞施壓,要求其明確在臺海沖突中扮演的角色。這一消息,瞬間將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種種動作,再度推到國際輿論的聚光燈下。
臺灣(資料圖)
長久以來,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小動作不斷。特朗普政府時期,軍事布局愈發頻繁。美軍艦機加大在臺海周邊的巡航頻次,軍事演習也搞得熱火朝天,企圖通過武力威懾,展示其所謂“維護地區穩定”的決心。軍售方面,美國更是毫不手軟,不斷向臺灣地區出售先進武器,從防御性武器逐漸過渡到進攻性武器,妄圖提升臺灣地區的軍事對抗能力,以此牽制中國大陸發展。特朗普及其政府官員還不時拋出涉臺錯誤言論,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公然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如此不遺余力地渲染臺海威脅,背后有著復雜且深刻的動機。地緣政治層面,臺海地區處于亞洲戰略要沖,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關鍵節點。若能牢牢把控臺海局勢,美國便能在亞洲地區進一步鞏固其軍事存在,強化對盟友的掌控力,打壓中國在區域內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經濟利益上,美國軍工復合體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持續緊張的臺海局勢,促使美國不斷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軍工企業借此大發橫財。軍工復合體通過政治游說等手段,影響政府決策,推動對臺軍售持續升級,形成了一條龐大的利益鏈條。
臺灣(資料圖)
在渲染臺海威脅的同時,美國還將“送命題”拋向盟友。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樓在與日本和澳大利亞國防官員的會談中,不僅重提增加國防開支等老議題,還提出新要求,即敦促盟友對臺海沖突做出明確承諾,甚至涉及共同推進“針對臺灣突發事件的具體的作戰計劃和演習”。然而,美國自身在臺海問題上卻一直奉行“戰略模糊”政策,特朗普政府拒絕明確表態是否會在臺海爆發沖突時無條件軍事介入。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盟友率先表明立場,無疑是將盟友置于極為尷尬的境地。
面對美國的無理要求,盟友們也陷入了兩難抉擇。以澳大利亞為例,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近期正積極訪華,尋求加強與中國的經貿聯系。中國作為澳大利亞重要的貿易伙伴,在澳大利亞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時若應美國要求,在臺海問題上明確表態,極有可能破壞與中國的友好關系,對澳大利亞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帕特?康羅伊明確表示,澳方不會在沖突未爆發時提前派遣軍隊,強調澳大利亞優先考慮本國主權,“不討論假設”。
日本同樣如此。日本首相石破茂上臺后,有意改善中日關系,淡化此前“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激進言論。日本防衛省面對美國要求,回應稱對于“臺灣緊急事態”這種假設性問題“難以作答”,強調任何因應措施將依據憲法、國際法以及國內法令與規定,逐案具體實施。日本深知,在中美之間過度選邊站隊,尤其是在臺海問題上貿然表態,不僅可能引發與中國的外交和經濟沖突,還會使自身陷入戰略被動。
臺灣(資料圖)
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堅定不移。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形式干涉臺灣問題,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應對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挑釁時,中國一方面通過外交途徑,向美國及國際社會明確表達立場,揭露美國的霸權行徑和干涉中國內政的本質;另一方面,中國持續加強自身軍事建設,提升在臺海地區的軍事威懾力,確保有能力應對任何可能的軍事威脅。同時,中國積極在國際輿論場發聲,爭取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廣泛支持,讓更多國家認清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險惡用心。
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所作所為,不僅嚴重破壞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也損害了其盟友的利益,暴露了其霸權主義本質。國際社會應保持清醒認識,共同抵制美國的霸權行徑,維護國際秩序和地區和平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