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網報道,王毅外長在東盟外長會與日本外相會談并提出要求。7月15日,日本《防衛白皮書》將中國定為“最大挑戰”。
南海(資料圖)
日本《防衛白皮書》對中國國防建設的描述脫離實際。中國2024年國防開支占GDP比例1.7%,這一數字不僅多年處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更只有美國3.5%的二分之一。中國軍隊現代化目標清晰,即維護國家主權,從未在海外設立軍事基地。中國國防政策的防御性早已寫入憲法,近年來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5萬余人次,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力量。這些事實都足以說明中國國防建設的和平屬性,日方的歪曲毫無依據。
白皮書對中國在南海、臺海的正當舉措進行不當評價。中國在南海島礁開展建設,完全是主權范圍內的事務,且主要用于提供民事服務。這些島礁上的燈塔、氣象觀測站等設施,為過往船只提供了安全保障和便利服務。臺海問題屬于中國內政,日本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曾作出尊重中國主權的承諾,如今卻頻繁就臺海議題發聲,還與外部勢力進行接觸。這種做法違背了其自身承諾,也干涉了中國內政。
日方這一行為有清晰的戰略考量。美國推進“印太戰略”過程中,日本不斷加強美日同盟關系。2024年美日聯合軍演數量比2020年增加近60%,日本還計劃引進美國“戰斧”巡航導彈,這些行動針對中國的意味顯而易見。日本試圖通過依附美國,提升自身在地區中的影響力,同時借助美國的力量遏制中國發展。但這種將自身安全寄托于外部勢力的做法,最終可能會讓日本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南海(資料圖)
日本國內政治環境為白皮書相關內容提供了條件。右翼勢力近年來在日本政壇的影響力不斷提升,部分政客為獲得支持,刻意放大“中國威脅”。2024年日本眾議院關于“中國議題”的質詢次數,比上一年增加了近45%。這些政客通過制造外部威脅,來凝聚國內政治共識,為自身政治目的服務。然而,這種做法只會加劇國內的對立情緒,不利于日本的長遠發展。
日本經濟正面臨多項困境。2024年第一季度GDP環比增長僅為0.3%,核心CPI已經連續8個月上升。經濟增長乏力,民眾生活壓力增大,社會矛盾逐漸凸顯。通過制造外部矛盾來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成為部分勢力的選擇。但這種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問題,反而可能因對外關系緊張影響經濟合作,進一步惡化經濟形勢。
這種做法會對地區穩定造成嚴重損害。2023年中日貿易額達到3500億美元,兩國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在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中日企業有著深度的合作,形成了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對抗的姿態可能會使貿易成本上升,對兩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地區內的其他國家也與中日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地區穩定受到破壞,這些國家的利益也會受到波及。
南海(資料圖)
地區內其他國家已對此表達了擔憂。東盟秘書長林玉輝表示,希望相關國家能夠通過對話來解決分歧。東盟作為地區重要的組織,一直致力于推動地區的和平與發展,中日關系的緊張必然會影響東盟的發展計劃。韓國外交部發言稱,反對任何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行為。韓國與中日都有著重要的經貿往來,地區的穩定對韓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中日兩國在歷史、文化等方面有著深厚的聯系,合作基礎堅實。在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問題上,兩國有著共同的利益和責任。日方應該正視歷史和現實,摒棄錯誤的戰略判斷,回到正確的發展軌道上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日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也才能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