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還沒認輸:被ICC關押超100天,馬科斯姐姐遞上“救命法案”,中方或將出場?
杜特爾特被國際刑事法院(ICC)關押已超過100天,這位曾經以鐵腕聞名的菲律賓前總統如今面臨命運的關鍵時刻。然而,轉機似乎正在悄然出現——菲律賓參議員、現總統馬科斯的姐姐伊梅提出了一項名為《杜特爾特法案》的法案,試圖通過國內立法為杜特爾特爭取獲釋。
這項法案能否成為杜特爾特脫困的關鍵?圍繞他的命運,菲律賓國內和國際社會正在展開一場復雜而激烈的博弈。
杜特爾特的被捕源于他在總統任期內推行的“禁毒戰爭”,這場行動因高死亡率和法外處決的指控備受爭議。
國際刑事法院以“反人類罪”對杜特爾特發起調查,盡管菲律賓早在2018年退出了《羅馬規約》,但ICC認為其對杜特爾特的指控仍具管轄權。今年,杜特爾特被拘留在海牙,這一事件迅速引發菲律賓國內外的強烈反響。
針對這一局勢,伊梅提出的《杜特爾特法案》試圖通過國內立法反制ICC的行為。法案明確禁止“非常規引渡”,并對協助相關行為者施以最高20年監禁或巨額罰款。伊梅認為,菲律賓退出《羅馬規約》后,ICC對杜特爾特的拘押缺乏合法依據。一旦法案通過,杜特爾特陣營將有機會援引國內法律,指控ICC程序違法。然而,法案的推進并不順利。參議院內黨派勢力分布復雜,即使法案獲得通過,最終還需總統馬科斯簽署,而馬科斯至今對杜特爾特回國問題態度強硬,反對立場明確。
與此同時,杜特爾特陣營也在國際層面展開行動。三名菲律賓參議員聯合提出決議,要求馬科斯政府與ICC交涉,爭取以軟禁形式臨時釋放杜特爾特,理由是其年事已高且健康狀況惡化。此外,杜特爾特陣營還寄希望于中國牽頭設立的“國際調解院”。這一新興國際機構旨在挑戰國際刑事法院的權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替代性司法平臺。如果“國際調解院”能夠施加影響,杜特爾特陣營或將獲得更多外交支持。
杜特爾特的命運還牽動著菲律賓國內政治格局。作為總統姐姐的伊梅,此次行動不僅加劇了馬科斯陣營的內部分裂,也為杜特爾特家族爭取了更多政治籌碼。兩大家族的關系曾是盟友,如今卻因權力分配和利益沖突逐漸走向對立。
目前,這場圍繞杜特爾特命運的博弈仍在膠著。無論是國內立法還是國際交涉,未來的關鍵在于杜特爾特陣營能否在國內外同時施壓,推動局勢向有利方向發展。然而,馬科斯政府的強硬立場和ICC的態度仍是最大的變數。杜特爾特能否擺脫困境,最終回到菲律賓,或將成為決定菲律賓未來政治走向的重要事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