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來華訪問計劃未落地,特朗普已經開始軟化對華語調,準備同對方對話并達成協議?中國甫一出手,就是3340億元,ASML或將面臨被取代的現實?
18日,我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談到了中美經貿問題,
他表示我們雖然歷經風雨,也因為美方的一些舉動產生過摩擦,可是中美仍為“重要經貿伙伴”。
換句話說,去年雙方“貨物+服務”貿易總額突破8400億美元,足以說明中美合作有著牢固的民意和經濟基礎。
特朗普單方面想“脫鉤”,是“脫不掉”的。
或許特朗普意識到了這點,6月底就有日媒透露,他準備帶“CEO天團”來華訪問復刻5月的中東之旅,同中方達成一些合作。
當時《日經亞洲》就表示,特朗普的對華態度正在悄然變化,
從一開始的強勢逼迫,到有管理的談判,他意識到了自己此前舉動的不妥,正想辦法降低風險。
如今,特朗普訪華計劃雖然還沒“落地”,但是他的對話語調已經明顯軟化了—
16日彭博社發文稱,在會議室談話里,他幾乎是所有人里面對華態度最不像“鷹派”的了,此前絮叨的貿易失衡和失業問題也不再提。
特朗普當下就想干“一件事”,
那就是盡快與中方會面談攏,達成與上一任期內相似的采購協議,然后把自己的“贏學”鞏固好,給此前紛爭畫上一個句號。
特朗普的“變化”,已經在美國政府內外引起一些憂慮了,
他們認為特朗普反復無常,也沒做到承諾中的強硬到底,讓所謂“對華紅線”淪為了可談判的籌碼。
長此以往,美國在對華競爭中是否會陷入劣勢局面?
這并非無端猜測,3個月前,為在芯片領域占據優勢,美方強勢表示禁止對華銷售H20芯片。
當人們關切問詢時,多名美國高官表示“這個問題沒得談”。
結果僅僅3個月,美國就主動打破了這一禁令,不再禁止他們“最關鍵的技術”流入中國,特朗普、貝森特等人紛紛被“打臉”。
最令人感慨的是,他們并不因此而羞惱,反倒是主動加入了“變臉大隊”—
前者15日出席峰會的時候,高呼要以“友好的方式”同中方展開競爭,16日簽署法案之前,他更表示“中國過去一直在幫助我們”,全然不似2月份時對華猛批。
特朗普要是早有這個覺悟,2月就不會提出要對華征收芬太尼稅,以至于后來掀起鬧得沸沸揚揚的關稅大戰了。
此刻說中方在幫助他們,明顯是給自己找臺階下。
后者也差不多,15日貝森特接受采訪時暗示,關稅休戰截止日期是“可以談”的,中美遠沒有走到“一決高低”的地步。
言下之意就是認可特朗普同中方高層商談。
特朗普等人一改此前倨傲態度,同時“放開”對華技術打壓封鎖,自然不是認識到錯誤了,而是察覺到,
繼續這么干不行了,中國可能“越打壓越強大”!
就像《日經亞洲》16日發文中所說的那樣,
美西方對中國遏制封鎖,其實恰恰表明那些決策者對華芯片設備制造的認識上存在“缺陷”,或者說太“天真”了。
日本從業者感慨得很對,在我國已經涌現了很多有力的競爭者,他們隨時會在這類設備的研究上“加注”。
要是讓他們獲得足夠的市場競爭力,美國官員才會意識到什么是真正的不可抵擋!
除了感慨美國決策者的無知,《日經亞洲》還提出了一個有趣問題,
中國一直想實現芯片設備百分百國產化,攻克光刻技術,那能否造出自己的阿斯麥(ASML)呢?
對于這個問題,文中援引了不少業內大拿的評價,
總的來講,他們是相信中國能夠突破技術瓶頸,取得最終成果的,目前囤積他們的設備,更像是在“爭取時間”。
據相關機構統計,僅去年中國就囤積了價值超過740億元的阿斯麥設備,
這波訂單熱潮使中國占據了阿斯麥當年總銷售額的4成,在諸多“買家”中遙遙領先,今年也至少占其銷售額2成。
來自美國的專家也表示,中國近年來的確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光科技術只是其中的“小小一環”。
而這份成績的背后,是大量汗水和科研投入。
科研人員的兢兢業業可以料想,去年5月成立的“大基金三期”更彰顯了我們的決心,其注冊資本超過了前兩期的總和—
一期還不到1000億元,二期2000億元出頭,三期卻足足有3440億元。
白宮人工智能(AI)與加密貨幣事務負責人戴維·薩克斯。彭博社截圖
光是第一次參與出資的六大國行,就投入了1140億元,立志解決芯片“卡脖子”問題。
大基金三期主要聚焦三大領域,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光刻技術研發,還包括先進制造與封裝、AI芯片等,這要是成了,有人就要“著急”了。
就像日本業內人士所說的那樣,整個行業都在“看著中國”,
他們知道中國大肆購買產品,展開激烈競爭的背后是奮力趕超,中方正積極試圖“取代領頭羊”。
其實不用等以后,當下很多國家的制造商已經感覺到壓力了,
16日美媒就透露,他們的白宮AI顧問很著急,認為阿聯酋芯片大單不能拖了,否則可能會“黃”。
5月13日,特朗普與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訪問了沙特首都利雅得郊區的迪里耶老城區。視覺中國
知情人士表示,協議簽署后一部分美國官員故意拖進度,擔心尖端技術流入中國,
但是現在他們被認為是在“瞎操心”,因為他們不賣,中方可能就直接賣了。
這也是特朗普等人對華態度不得不“轉彎”的一大原因,
只不過既然認清了現實,光服軟可不夠,還得給出足夠的誠意,否則,談判難成,見面或也會成泡影。
參考資料:
《日媒:中國能打造自己的阿斯麥嗎?》 環球時報
《日媒:中國正努力開發自有光刻技術,囤積阿斯麥設備庫存為取得突破贏得了時間》 觀察者網
《美媒:為了能和中方對話并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已經開始軟化對華語調》 觀察者網
《阿聯酋芯片大單要黃,白宮AI顧問急了:我們不賣,中國就賣了》觀察者網
《白宮AI顧問焦慮:5年后,全球8成市場被中企占據,我們就輸了》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