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增強拒腐防變能力。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明確要求,針對錯誤思想觀念影響,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推動廉潔文化走進各行各業、千家萬戶。必須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著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的重要內容作出部署。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直接影響黨風政風、社風民風,意義重大而深遠。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治標不松勁,不斷以治標促進治本,既猛藥去疴、重典治亂,也正心修身、涵養文化,守住為政之本。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有利于推動實現系統施治、標本兼治,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于一體。一方面,激發黨員、干部清正廉潔的內在驅動力,牢牢抓住不想腐這個根本,強基固本、啟智潤心,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另一方面,激濁揚清、清源潔流,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破除錯誤思想觀念影響,大力弘揚清廉價值觀,涵養求真務實、團結奮斗的時代新風,逐步實現從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的境界邁進。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有效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新時代廉潔文化是黨內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有助于強化思想引領、制度約束、文化浸潤,幫助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破除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等山頭主義、圈子文化,推動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不斷鞏固良好政治生態。黨風正則人心齊、人心齊則事業興,政治生態對社會生態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引領形成正氣充盈的社會生態,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也大大有利于推動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四清”目標。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走得更實、行得更穩,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也需要一支擔當作為的干部隊伍。涵養廉潔理念是黨員、干部清廉自持、懷德自重的思想基石,不僅關乎個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也關乎解決好現代化建設大局中面臨的改革難題、發展課題、矛盾問題。我們黨高度重視從思想文化層面自我剖析、自我審視、自我革新,弘揚“為政以德”“以民為本”“清廉公正”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將廉潔理念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讓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更加清亮、更加純凈。黨員、干部應聚焦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一中心任務,樹牢廉潔理念,對推進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挑戰保持清醒認識,對可能遇到的各種誘惑保持高度警惕,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始終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編輯:王 威
監審:羅 青
終審:吳 濤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
發布網信政務信息
解讀網信政策法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