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7月19日消息,著名經濟法學者、南開大學法學院何紅鋒教授在昆明出差期間,因突發疾病,于2025年7月18日不幸在昆明離世,享年60歲。
看到這個消息,我感到十分突然,因為我在前幾天還看到他發朋友圈。匆匆寫一篇短文紀念何紅鋒教授吧。
2014年初,我與何紅鋒教授在微博互加好友,他告訴我,他看過我的文章,贊同我的關于放開生育的觀點。雖然他是法學教授,但受我的影響,他在微博上也發表或轉發了許多呼吁放開生育(甚至鼓勵生育)的帖子。下面僅舉幾例(并附上微博截圖):
2014年5月17日,他轉發并點贊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的如下微博:“為山東省、南昌市和連云港點贊!新生嬰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即可落戶,與計生證明脫鉤。兩會期間提出的建議在一點點地被采納,有一點點成就感,也希望更多的地方能早日實現入戶、入學與計生證明脫鉤。”(這條微博的背景是:2014年3月,黃細花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十余份關于人口政策改革的建議,包括《關于適時全面放開生育的建議》、《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建議》、《關于糾正上戶口與計劃生育證捆綁的建議》、《關于糾正入學需要提供計劃生育證明的建議》、《關于糾正就業和從業與計劃生育掛鉤的建議》、《關于取消與計劃生育相關的各類證件和證明的建議》等。)
2014年6月24日,他轉發一個關于生育率的貼子說:“現在完全放開都來不及了。”
2014年8月28日,他發了一條微博說:“青奧會閉幕式上,平安的歌詞中有‘青春中國’如何如何,中國還有青春嗎?中國已經快步步入老年社會,并且即將迎來人類社會從未有過的高比例老年人社會。即使現在放開計劃生育政策,青春中國也不知要何時才會再來。”
2016年4月22日,他轉發一則新聞《黑龍江邊境城市人口可生三胎》,并評論說:“鼓勵生育已然來不及了。”
2021年2月19日,他發微博說:“計劃生育已經不是放開的問題,而是應該鼓勵生育了。”
近幾年,他開了一個微信公號“何紅鋒評論平臺”,有時也發一些有關人口與生育問題的時評文章。
2023年1月底,四川省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取消生育數量限制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生育登記本來就應該取消結婚限制和生育數量限制》認為,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論是否結婚都可以辦理生育登記,只是對法律規定的一個具體落實。至于取消生育數量的限制,近年來我國出生人口不斷下降,出生率連創新低,現在我國的生育政策已不再限制生育,對生育四孩以上的家庭也不再處罰,生育登記更沒有必要限制生育數量了,應該回歸人口監測及生育服務本位。
2023年2月7日,何紅鋒教授也發表一篇題為《四川生育登記的修改只是糾正了一次行政濫權》的文章,呼應我的觀點,他說:“最近,四川省衛健委印發了修改后的《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辦法》,修改前的《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辦法》是2019年印發的,內容都是針對夫妻生育的。但修改后,取消了對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這一修改,導致了網絡上一片罵聲,認為是鼓勵不婚生育、甚至鼓勵小三生育等等。我的看法,四川省衛健委的這一修改,只是糾正了一次行政濫權……在我國,很多人會把某一個民事行為(生育也是民事行為)的行政登記理解為合法的前提。而四川省在修改前,由于對于未婚生育的情形,是不予登記的。這種不登記,顯然意味著需要登記部門(衛健系統)對是否是夫妻進行審查,證明是夫妻才能進行登記。這在本質上,其實就是行政許可。因此,公眾有誤解,并不能都怨老百姓。這次修改,仍然可以理解為糾正了這一種行政濫權。那么,如果不是行政許可,生育登記的價值是什么呢?其實,生育登記的本意是人口監測及生育服務。“
斯人已逝,幽思長存。何紅鋒教授千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