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寬幅波動。巴以沖突等地緣政治風險、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市場需求影響,以及以沙特為代表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增產帶來的供應壓力,共同構成國際原油市場的敘事主線。
多因素擾動下,上半年國際油價波動明顯。英國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價格從1月高點83美元/桶震蕩跌至4月最低58美元/桶附近,期間波動幅度高達25美元/桶,隨后油價在60-65美元/桶區間波動調整。不過進入6月,中東地緣沖突加劇導致油價反彈力度加大,美國WTI價格大漲超10美元/桶,最高觸及78美元/桶水平,后期隨著地緣局勢緩和適度回落。
“油價面臨的供應壓力和需求不確定性整體來看仍然存在,而地緣風險反復爆發給市場帶來充分彈性,總體形成區間大幅震蕩局面。”中信建投期貨研究員魏鑫表示。
產量增長是上半年油價面臨明顯天花板的核心原因。全球原油供應主要由OPEC+和非OPEC國家增產帶來,而上半年石油出口國間的競爭以及OPEC+轉向搶占市場戰略,導致市場供應過剩預期增強。
魏鑫介紹,非OPEC國家和OPEC+今年增產計劃同步,且前者加速增產,OPEC預計美國、巴西、加拿大和阿根廷四國今年增產幅度達80萬桶/日,按照國際能源署(IEA)測算,此一增幅能夠滿足今年全球需求增量。
在上述情況下,OPEC+則選擇加速增產搶占市場份額。4月3日晚OPEC+超預期增產41萬桶/日,疊加前一日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國際油價單日大幅下挫超5%;5月初,OPEC+宣布6月繼續增產41萬桶/日,油價震蕩回落至60美元附近。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朱光明表示,OPEC+加速增產計劃加重市場供應過剩預期,疊加5月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累積,油價承壓下行。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又加劇了市場下行速率。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全球范圍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升溫,國際油價開始震蕩下跌。至4月9日中美互征關稅達到125%以上,Brent油價跌至58.4美元/桶,創2021年以來新低。
不過,上半年地緣風險頻發則將油價從底部快速拉升后又驅動回落。1月10日,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限制該國石油出口,市場預期供應緊張疊加冬季取暖需求,國際油價觸及彼時三個月來高位;5月中旬,美國與伊朗關于核問題談判出現積極信號,據稱伊朗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以換取美國解除對其所有經濟制裁,國際油價應聲跌超2%。
隨著6月13日以色列空襲伊朗,到6月22日伊朗議會決定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中東局勢驟然升級,推動國際油價連日大漲。6月13日WTI、布油價格短線拉升超13%,創自2022年俄烏沖突助推國際油價上漲25%后的日內最大漲幅。不過緊接著伊以停火進入實施階段消息傳來,國際油價迅速下跌,回吐沖突爆發以來全部漲幅。
下半年油價怎么變化?行業人士認為,OPEC+產量政策、地緣局勢的不確定性以及特朗普關稅風險,將是主要影響因素。綜合各方觀點,油價震蕩偏弱預期居上風。
供應側,市場擔心OPEC+加速增產加劇供應過剩,同時非OPEC+國家產量仍有韌性。中信期貨分析師李云旭稱,今年4至8月OPEC+累積配額增量已達191.8萬桶/日,若9月仍按此節奏增產,OPEC+增產將提前一年于今年9月全部完成,這或將導致供應過剩、油價下跌。朱光明補充道,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測,今年全球液體燃料產量將增加160萬桶/日,非OPEC+成為推漲主力。
需求方面,貿易承壓、經濟風險是市場主要顧慮。朱光明稱,雖然三季度初受北半球夏季需求支撐,油價有回暖預期,但全球整體需求仍然偏弱。經合組織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從3.1%下調至2.9%,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也損害了企業和消費者信心。同時EIA月報上調了2025年全球石油庫存累積預期至80萬桶/日,較5月預期增加40萬桶,原因在于經合組織石油需求降低以及供應增長,四季度全球或面臨更大累庫壓力。
魏鑫預計,供應壓制可能導致油價震蕩偏弱,下半年WTI價格將在58-72美元/桶區間波動。
“在地緣整體可控背景下,考慮宏觀和產業等因素,”朱光明預計下半年WTI主流波動區間為55-65美元/桶,三季度油價存在階段性上漲動力和預期,四季度則將承壓為主。
值班編輯:雨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