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7月19日,被騙至緬甸后失聯的陜西19歲高考生彭某軒已找到。
19歲高考生在中緬邊境失聯
據彭某軒母親楊女士透露,6月28日彭某軒填完高考志愿后,和家人說去西安玩一下。6月30日,楊女士問兒子什么時候回來。彭某軒稱想在西安找個暑假工,“他說可以在網上找,聯系好了直接去試工就可以。”之后的7月2日,彭某軒告訴家里人,說自己在西安的一家火鍋店找到了暑假工。
但是到了7月5日早上,楊女士接到兒子的同學添加自己的微信,對方告訴她的卻是另外一個版本:實際上,在7月1日的時候,彭某軒就已經去了云南,直到7月4日在云南邊境勐啊口岸附近失去了消息。且在這段時間,彭某軒還通過微信,引導同學給自己轉錢。
彭某軒最后提供的定位。受訪者供圖
7月5日,楊女士向陜西漢中及云南普洱兩地警方報了警。
楊女士透露,7月10日凌晨2時許,她還意外撥通過兒子的手機,接電話的是一個緬甸人,對方稱手機卡是別人給的,但未說明他兒子去向,此后再撥打就無法接通。
7月上旬,緬甸佤邦當地相關部門獲悉19歲高考生彭某軒在云南邊境失聯,疑似進入緬甸境內,隨即部署警務力量進行排查。
在排查過程中,工作人員獲悉,一名疑似彭某軒的少年在緬甸當陽地區被佤邦熱心市民救助,經核實確認,該少年正是失聯多日的彭某軒。
尋人圖片上的彭某軒。家屬供圖
目前,佤邦司法委已完成對彭某軒的信息備案及材料初審工作,正與中方就跨境交接的具體細節進行最后協商。
因“主播”工作被誘騙至緬甸
據彭某軒陳述,今年6月高考結束后,他計劃通過打暑假工賺取零花錢,便在一款招聘軟件上瀏覽求職信息。其間,一名女子主動聯系他,稱其外形條件適合從事主播工作,承諾經包裝后可獲得高額收入。經過十多天的猶豫,彭某軒最終同意前往。隨后,對方轉來路費,并指引他前往云南臨滄。抵達臨滄后,他登上一輛面包車,結果車輛將他帶至邊境地區,隨后他被輾轉賣到緬甸,經十多輛車轉運后,最終被送至一個園區。
彭某軒回憶,進入園區首日,他被安排休息。次日起,便被要求背誦詐騙話術,該過程持續約4天。之后,園區老板找到他,稱其年紀尚輕且已考上大學,不應困于此處,決定將其送回。次日中午,彭某軒離開園區,駕車五六個小時后被送至當陽城。
抵達當陽城后,彭某軒向當地士兵求助,最終與家人取得了聯系。
警惕“境外高薪務工”陷阱
近年來,不斷有人被所謂海外“高薪招聘”信息所誘惑,幻想著能一夜暴富,然而,千辛萬苦來到“夢想之地”,等待他們的又是什么呢?
詐騙分子只會告訴你這份工作有多誘人——“心動不如行動!”
但他們絕對不會告訴你的是,所謂的海外高薪工作,其實是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運毒販毒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
他們更不會告訴你的是:如果開不了單,完成不了任務,會被扣錢、毒打、限制人身自由甚至遭受肢體殘害。到頭來,所謂的“低門檻、高工資”只是黃粱一夢,“穩賺不賠”變成“一去不回”!
一圖牢記防騙要點↓↓↓
SFC
來源丨南方日報、極目新聞、大象新聞、長安街知事、央視新聞、國家反詐中心
編輯丨黎雨桐
21君薦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