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急了!驚呼中國芯片就差光刻機,全球半導體霸權要變天了
前幾天,《日經亞洲》發文,直言中國芯片制造產業鏈,已經補齊了大半,就連光刻機的所有關鍵環節,幾乎都實現了國產替代。
而這并不是空穴來風,因為中國的反擊已經開始了。在蝕刻、檢測、沉積、CMP這些關鍵工序上,中國設備企業集體突圍,國產化替代正在變成產業共識。
像中芯國際,不僅頂住了美國的封鎖壓力,7納米芯片也實現了量產。更重要的是,他們正全力推進“全國產設備量產”計劃,徹底甩開對外依賴。此外,還有上海微電子突破了90納米光刻機量產,深圳新凱來、上海宇量昇,背靠國家頂級科研力量,也正在沖刺國產光刻技術。
更要命的是,華為這些年來親自下場,設立研發中心,拉來全球頂級工程師,從零搭建生態鏈,還把資金、資源、技術一條龍投入到設備環節。已經能夠量產5nm的頂尖芯片。
當初,荷蘭ASML、日本尼康、佳能三大光刻機巨頭,靠老美的封鎖禁令掌控了全球芯片產業命脈,而現在,我們的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全面聯動,已經撕開了鐵幕。
五年時間,中國芯片設備企業已經在除光刻之外的幾乎所有環節站穩腳跟。
哪怕國產設備一開始產量低、良率差,也要邊用邊改、邊跑邊調,死磕到底。
難怪日媒直言,中國距離全面國產化已經不遠了。
一旦突破,全球半導體產業,恐怕就要重新排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