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列舉一下光最近這兩年國內主流全尺寸“9字頭”SUV的車型、尺寸及軸距。
1. 智己LS9(即將上市)
5279×2000×1806mm,軸距3160mm
2. 騰勢N9
5258×2030×1830mm,軸距3125mm
3. 領克900
5240×1999×1810mm,軸距3160mm
4. 極氪9X
5239×2029×1819mm,軸距3169mm
5. 問界M9
5230×1999×1800mm,軸距3110mm
6. 理想L9
5218×1998×1800mm,軸距3105mm
7. 吉利銀河M9
5205×1999×1800mm,軸距3110mm
8. 深藍S09
5205×1996×1800mm,軸距3105mm
9. 樂道L90
5145×1998×1766mm,軸距3110mm
看到了嗎?
具不完全統計,光最近這兩年國內各大車企推出的全尺寸SUV就有這么多了,而這些車型普遍都是又高又大,通常軸距>3000毫米,車身長度≥5000mm,車身寬度也接近2米,所以,這些車型經常也被稱為“523”車型。
這些車型,不可否認,擁有寬敞空間和強大動力,然而,個人認為其在實際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從駕駛體驗來看,全尺寸SUV確實存在開起來笨重、不夠靈活的問題。
例如,在一些狹窄的老城街道或地下停車場,大型SUV的轉彎半徑較大,掉頭和轉彎都較為困難。有測試顯示,問界M9轉彎半徑達5.8米,奔馳GLS更是高達6.2米,相比之下,小型車比亞迪海鷗轉彎半徑僅4.95米。
這意味著全尺寸SUV在城市復雜路況下駕駛難度較高,對于駕駛技術不熟練的人來說,更是一種挑戰。
停車方面,全尺寸SUV也面臨諸多困擾。
由于車身寬大,很多商場的普通車位可能無法完全容納,容易出現車身超出車位線的情況,給其他車輛停放帶來不便。
而且,在一些車位緊張的停車場,找到一個適合全尺寸SUV的車位并非易事,至少基本上告別了所有機械車位,有時甚至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尋找和等待。
盡管存在上述問題,但是全尺寸SUV依舊非常受歡迎,這可能也是各大車企推出這種車型的主要原因,有錢不賺那不是傻子嗎?
比如,對于一些大家庭來說,全尺寸SUV的寬敞空間可以滿足全家出行的需求,其通常可提供7座甚至8座的座椅布局,且第三排座椅的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較為寬敞,同時還能裝載大量行李,適合長途旅行、度假等。
但是,這種全家出行的場景貌似一年也碰不上幾次吧?除非你已經財務自由,不用上班。
所以,除了有些真正的需求問題外,大部分人對于這種全尺寸SUV實際上都是“偽需求”,因為這個偽需求來買一款又大又難開,又貴的車子,實在是難以理解。
當然,國人買車“買大不買小”的這種心態也是由來已久,這可能是出于好面子的因素在里面。
一方面,大車往往被認為是豪華、高端的象征,開著全尺寸SUV確實能彰顯身份和地位,開回老家也更有面子,可以滿足部分人對于面子的需求。
例如,途樂等大型越野車在中國價格不菲,但其在城市中的實際使用環境并不理想,購買者往往更看重車輛龐大尺寸帶來的霸氣和身份象征。
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出行需求增加,以及自駕游的興起,確實有一部分消費者需要一輛空間大、性能強的車輛來滿足出行和載貨需求。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在歐美國家,全尺寸SUV并不少見,反而較為流行,為啥在我們國家就要被拿出來說。
這是因為歐美國家地域廣闊,人口密度低,城區道路寬敞,停車空間也相對充足,為全尺寸SUV提供了良好的行駛和停放條件。
而且,歐美國家家庭規模相對較大,且有頻繁的家庭出游習慣,全尺寸SUV的大空間能夠很好地滿足其需求。
此外,歐美國家油價相對較低,全尺寸SUV油耗高的缺點對消費者的影響較小。
同時,美國全尺寸SUV市場競爭激烈,福特、雪佛蘭、克萊斯勒等品牌推出了眾多車型,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綜上所述,全尺寸SUV有其獨特的優勢和適用場景,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消費者在選擇時,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駕駛習慣以及使用環境等因素來綜合考慮,而不是盲目跟風。
至于買大不買小是否是國人好面子或有實際需求?個人認為還是面子的因素>實際需求,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畢竟,沒有多少家庭真的是經常需要6個人,7個人一起出行的。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