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5年7月18日,長安大學赴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賡續紅脈啟新程,絲路通衝暖城行”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伊金霍洛旗,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覽館,通過沉浸式學習與互動體驗,追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根脈,感悟新時代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
實踐隊成員于展覽館前合影
伊金霍洛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覽館位于鄂爾多斯文化產業園,通過文物、圖片及多媒體互動場景,全景式展現各民族共同締造偉大祖國的歷史。
實踐隊成員在“石榴籽講解員”的引導下,觀看“大唐盛世草原絲路”等視頻資料,聆聽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融的故事;在“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展板前,重溫紅色記憶;觀看習近平總書記語錄展板上“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
實踐隊成員學習感悟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偉大創舉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實踐隊成員康心怡表示,“從青銅器上的游牧紋樣到漫瀚調中的蒙漢合璧,我深刻感受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深厚底蘊,作為少數民族,我更能深刻體會到民族交融背后的情感聯結,團結如石榴籽的中華民族從小就深深地感動著我、影響著我。”
此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行,不僅讓實踐隊成員在歷史長河中觸摸到民族團結的基因密碼,更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在新時代背景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守護好各民族文化的根脈,更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相擁,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
供稿:劉思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