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勝縣猛山鄉的桑園里,剛施完有機肥的桑樹冒出新芽。這些富含氮磷鉀的肥料,正是來自芝皇菌業廢棄菌棒的二次加工。這條"桑-菌-肥"的循環產業鏈,每年可減少化肥使用量1200噸,降低農業面源污染40%。
走進占地4000平方米的粉碎車間,桑枝經過特殊預濕工藝后,含水量精準控制在65%。生產經理老陳解釋:"這個參數是經過200多次試驗確定的,能最大限度釋放桑枝中的纖維素和酚類物質。"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芝皇菌棒的蛋白質含量比傳統菌棒高出30%。
在菌渣處理中心,堆積如山的廢菌棒正被送入發酵池。通過添加特定菌種,這些曾被視為廢料的物質,45天后就變成優質有機肥。村民趙建國算了一筆生態賬:"以前焚燒桑枝污染空氣,現在每畝桑園還能多收150元肥料錢。"
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地生根,芝皇菌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循環經濟的真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